山东法制传媒网: (郑婷)近年来,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检察院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法律监督主责主业,担当作为、依法履职,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融合推进检察办案、检察调解、公开听证、矛盾化解各项工作,以高质效检察履职助力提升全区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坚持先行先试,探索构建轻罪治理体系
章丘区检察院以被山东省高级人民检察院确定为“事心双解和为贵”试点单位为契机,深入汲取齐鲁文化“和为贵”的精神内涵,积极推进“鲁枫和畅 轻枫有章”轻罪案件办案机制,1起案件被评为山东省轻罪治理典型案例,相关经验在济南市轻罪治理现场会上作经验推广。
一是高质效配置诉讼资源。对内,建立刑事案件简案快办工作团队,有序推进轻罪案件“一站式”办理,办案周期缩短40%。制定《关于健全服务保障刑事案件快速办理机制的工作细则》,进一步加强重点办案节点管理,缩短办案周期,有效提升办案质效,减轻当事人诉累。
二是全面规范不起诉工作。研究制定常见案件不起诉标准,对故意伤害、盗窃等5种常见罪行的不起诉情形和标准进行全面规范,既防范履职风险,又提升了办案质效。
三是灵活适用强制措施。严格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特别是对于拘与不拘、捕不捕问题,充分考虑被告人犯罪情节、社会危害以及矛盾纠纷化解情况。对矛盾得到化解、社会危害性不大的案件及时予以变更。
突出多措并举,实质性推动矛盾纠纷化解
章丘区检察院积极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1起案件被评为“全省检察机关实质性化解信访典型案例”,“三心三评”枫桥式涉法涉诉案件纠纷化解工作法,入选全市政法系统典型案例。
一是常态化开展检察听证。创新一日申请一日联系一日召开的“速听证”模式,探索推行简易听证、上门听证,积极引入第三方力量参与案件审查、释法说理,聘请来自社会各界的20名听证员积极开展公开听证,明法理、论情理、讲道理,帮助当事人打开心结。
二是加强检调对接。主动融入大调解格局之中,联合区司法局在区检察院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站,聘请1名全国模范调解员和1名全国优秀调解员入驻,对重点案件及时靠上调解;与法律援助中心合作建立值班律师调解室,通过值班律师释法说理,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三是用好专家论证会。携手民主党派共建“法治同心工作站”,与山东政法学院联合共建“涉检信访和社会治理法治化研究博士工作室”,对于矛盾隐患较大的案件,6名法学博士从专业角度释法说理,有效增强案件处理权威性,使案件办理不仅案结事了,更使当事人口服心更服。
坚持人民至上,积极回应民生期待
章丘区检察院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根本标准,部署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持续做实可感受、能体验、得实惠的为民实事。
一是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持续落实强制报告、入职查询制度,实现宾馆、学校、医院全覆盖,累计查询1万余人次。高标准完成济南市检察院“青未了法治副校长实职化履职”试点任务,常态化开展嵌入式法治教育。
二是加大弱势群体保护力度。与区妇联共建妇联执委工作室,建立支持起诉、社会救助、心理疏导等长效机制,协同区总工会推进运用“一函两书”保障劳动者权益。向区民政局公开送达最高检“十一号检察建议”,推动养老机构加强安全监管,助力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充分发挥司法救助的兜底保障职能,对得不到赔偿符合救助条件的当事人,及时启动司法救助程序,帮助解决生活困难,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三是及时回应群众关切。全力守护绿水蓝天,依法惩治破坏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犯罪,构建“专业化监督+恢复性司法+社会化治理”生态检察新模式。始终紧盯“舌尖上的安全”,开展“检护质量安全2024”专项行动。依法守护“钱袋子安全”,出台《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证据标准》,依法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电信网络诈骗等犯罪。聚焦群众“充电安全”,向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2件,推动开展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行动。(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