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临沂市召开智慧公安建设协商座谈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邹平公安局探索“警源融治”新路径 绘就“心安镇街”新图景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日前,山东省邹平市公安局青阳派出所成功化解一起时间跨度长达两年的债务纠纷,避免了事态升级。面对时间久远、关键票据丢失、涉及法律诉讼的复杂局面,青阳派出所及时启动联动调解,经多方不懈努力,双方最终达成协议,纠纷圆满解决。“我自己找了5年没要回来,多亏民警、律师以及各部门的耐心调解,帮我挽回了损失,更解开了心结。”当事人感慨道。
 
    “今年以来,我们立足‘警源融治’多元调解理念,创新推出‘三联三调’工作法,三联即部门联合、村委联动、网格联调,三调即三色调解、亲情调解、专业调解。推动矛盾化解从‘单兵突进’转向‘合成作战’,从‘被动应对’迈向‘主动创安’。”青阳派出所所长白鹏说,该工作法连续化解多起典型乡村矛盾,不仅破除了陈年积怨的“物理阻隔”,更疏通了民心相通的“情感渠道”,在法、理、情中探寻基层治理“最优解”,为新时代“枫桥经验”书写了鲜活的青阳实践。
 
    用好“解”字诀打造闭环高效运转体系
 
    “有困难找警察”已深入人民群众的心间,然而,“有矛盾要解决”才事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基层矛盾纠纷呈现出数量大、种类杂、调处难的特点,如何找准责任主体、直击源头痛点、最终闭环成了关键。“今年4月初,我们成立‘青阳镇警源融治中心’,推动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综治办、信访办等部门入驻,形成‘三所+N’联合作战模式。中心探索横向分流机制,建立矛盾纠纷预警协调、合作会商、‘一张清单’跟踪闭环等机制,确保群众享受‘一站式受理、一条龙服务’。”青阳镇应急管理保障中心主任孙涛说。自今年4月以来,青阳镇已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5起,相关警情环比下降38.6%,未发生重大敏感案件,有效实现了矛盾纠纷就地化解。
 
    用好“联”字诀提升部门联动协同效能
 
    “谢谢你们,挽救了我们的婚姻,拯救了我们的家庭。”6月23日,一对夫妻向青阳派出所赠送锦旗致谢。这对结婚12年的夫妻曾多次因家庭矛盾报警。青阳镇警源融治中心组织公安、司法所、律师、村委会等持续努力,历经5次调解、数次突破僵局,最终促成该家庭重归于好。
 
    这次破镜重圆得益于青阳镇“警源融治”探索下的部门联合、村委联合、网格联动。其中,派出所、司法所、综治办、妇联、民政、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调解,村委会也充分发挥“威信高”“零距离”“亲连亲”的优势,常态化开展排查、参与警源融治联调,协助矛盾纠纷化解,同时依托“综治网格员+警务助理员”双职责,发挥基层触角作用,着力搜集各类矛盾隐患纠纷,做好矛盾调处的警务助手和警源融治的重要元素,让矛盾纠纷在部门联动中迎刃而解。
 
    用好“调”字诀推行矛盾调解分级办理
 
    前不久,青阳镇辖区内一位85岁独居老人因病生活无法自理,其两个儿子因赡养及宅基地纠纷多次冲突报警,此案核心在于赡养责任与亲情弥合。青阳派出所通过《督办单》流转至警源融治中心,启动“三联三调”。联调成员运用“风险预判+情感修复”策略,围绕“情”“理”“法”深入调解。同时,该村村干部以邻里亲情劝导,并协调解决老人住所。经分级调解,两兄弟最终认清责任义务,冰释前嫌,纠纷圆满解决。
 
    三色调解,分级办理,更见实效。在基层矛盾调处中,青阳镇积极探索“红、黄、蓝”三色响应机制,即蓝色为普通纠纷,派出所和综治办单点自行调处,力争24小时内办结;黄色响应为复杂纠纷,适时启动三所联调机制,力争48小时内办结;红色响应即为重大纠纷,通过召集多部门集合启动“三所+N”联调机制,明确分工和办结时限。“分级办理调解矛盾纠纷,能在机制作用下,迅速高效、责任清晰的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同时结合青阳镇‘十门九亲’的传统和引入社会第三方专业义务调解,切实把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青阳镇党委副书记、政法委员刘清娥说。
 
    调解的独特价值在于其“双赢”属性。今年以来,青阳镇在阶层矛盾化解中,通过平衡诉求和情感修复促进社会关系良性循环,形成“化解一案,规范一片”的治理乘数效应。这种将个案经验转化为机制成果的实践,正是“警源融治”青阳样板的真实写照,也是努力建设“心安镇街”的生动实践。(山东省邹平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