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王博 胡义娜)近日,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立足辖区实际,持续加大对侵财类民生“小案”以及电诈案件的打击力度,以雷霆之势破案多起,追回群众损失财物,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用实际行动跑出了守护群众财产安全的“加速度”。
深夜惊现“盲盒回头客”?跨市锁定!
“警察同志,我刚出差回来,车里的现金、手机、购物卡全没了!快帮我找找吧!”7月31日一大早,市民王先生赶到城里派出所,急得满脸是汗。他出差时把车停在地下车库,回来竟发现爱车惨遭“黑手”,被盗财物价值九千余元。
民警立即调取周边的看视频画面展开分析。画面显示:7月27日凌晨,两个身影在车库里挨个拉车门“碰运气”。拽开王先生的车门后,看到里面的现金和财物时,两人眼里闪过一丝惊喜,揣着东西溜之大吉。时间来到第二天凌晨,这俩家伙竟又来“二刷”王先生的爱车,再次拉开车门后,两人又熟练地继续翻找了起来,被贪婪冲昏了头脑的两位,丝毫没意识到“危险”正在逼近。
经过大量的工作,办案民警迅速锁定嫌疑人王某、荣某,并获悉两人已逃往外市。近日,抓捕小队星夜兼程,奔赴该市将二人抓获,并在二人住处查获被盗财物。
面对铁证,两人低头认罪:“第一晚没被发现,就想再捞一笔。”正是那一点点侥幸和不断膨胀的贪心,让他们一步步错下去。目前,两人已被分局依法处理,被盗财物已返还当事人。
如此“兼职”?4人被抓!
下面案件中的四位,跟上文中的小王、小荣一样,也是见财起意。不同的是,这几位可不需要月黑风高夜铤而走险,动动手指便“轻松获刑”。
日前,分局刑侦大队在侦办电诈案件的过程中,通过分析涉诈资金流向,多笔涉诈资金在短时间内通过不同的银行卡进行拆分、转移,最终流向了几个看似不相关的账户。
经过深入分析,民警们发现这几个账户的持有者分别为罗某、白某、任某、杨某,四人之间并无明显的社会关系,但他们的银行卡却在同一时间段内频繁接收来自涉诈源头的资金,且资金到账后很快就被分散转出或取现。
结合以往的办案经验,民警们判断这四人极有可能是为电诈团伙提供银行卡,并协助转移赃款的“卡农”。为了尽快将嫌疑人抓获归案,防止其继续作案或销毁证据,刑侦大队立即成立了抓捕小组,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
7月22日至31日,抓捕小队辗转多省,将四人抓获归案。经查,四人均在明知自己为电诈团伙转移赃款的前提下,通过网上兼职的形式按照上线要求开展转款工作。四人通过自己的银行卡接收上线转入的被骗钱款,再通过个人支付账户转款至上线指定的账户来获取好处费。
四人合计转移赃款381万余元,非法获利6万余元。目前,四人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分局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帮助取现、转移赃款”?抓!
同样因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还有犯罪嫌疑人盖某。
8月6日上午,分局桥头派出所接市民于先生报警,称有人以解除“账号封控”为由要求他将4万元现金送至烟台,惊觉此事蹊跷便向警方求助。
经过进一步分析,一张无形的网迅速铺开。民警一边根据线索逐条比对可疑轨迹,一边通过于先生与诈骗分子继续保持联系,最终确定现金交接地点位于外市某小区。“不能让群众的钱流入诈骗分子的口袋”,当日下午,桥头派出所联合分局刑侦大队组成抓捕小组,陪同于先生驱车百余公里直奔目标地点。
在小区隐蔽角落的一处荒山,一名男子正鬼鬼祟祟地四处张望,准备取走藏在草丛中的现金包裹。“警察!不许动!”随着一声厉喝,抓捕队员如神兵天降将其控制。经核实,该男子正是涉嫌协助转移赃款的盖某。
原来,盖某为获取利益,明知是为诈骗团伙转移赃款,仍抱着侥幸心理接单,没想到刚出手就被警方抓获。目前,本案仍在进一步侦办中。(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