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多亏了民警帮助,现在去大棚的路通了,和老王的关系也好了,菜下来了我们都让老王尝尝鲜,还有啥比邻里关系和睦更让人舒心的呢!”今年2月,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峄城分局古邵派出所联合多部门,在全面掌握当事人诉求的基础上,通过丈量地界、耐心沟通等方式,彻底解决了大棚种植户王某星与同村老王的“生产路”纠纷。生产路通了,群众心结解了,乡村振兴的道路越走越宽。
身处守护平安的前沿,近年来,古邵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派出所主防职能要求,多方联动,通过源头防控、夯实责任、闭环落实,推动矛盾化解多元化,努力在更高水平上实现基础牢、出事少、治安好、党和人民满意的工作目标。2024年,共化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含历史遗留积案23起,化解率达98.9%。
做实源头防控
“我们辖区面积139平方公里,有6.9万余人口,京杭大运河贯穿东西,京台高速、京沪高速、206国道纵贯南北,交通便利、物产丰富。最大限度发挥民力,不断做强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助推乡村振兴发展是我们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古邵派出所所长武畅说。
为做到矛盾纠纷早预警、早化解,古邵派出所立足辖区“地广分散、服务半径大”特点,在辖区设置曹庄、坊上、古邵三大警务板块,按照1名民警+1名辅警队长+N名包村民辅警的“1+1+N”模式配置警务人员。在辖区104个自然村、重点企业、商铺组建警民联络微信群125个,一个微信群即一个线上警务室,通过线上互动,精准掌握各类矛盾纠纷动态,并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按照“一案一策”原则建立工作台账,分级分类制定化解方案,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工作。同时,创新村所干部双向任职机制,选聘12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为所长助理,12名优秀民辅警到治安乱点村任两委成员,推动形成守面、管区、保点的一体化防控格局。
“自从有了警民联络群,我们有什么事都在群里找警察,他们每天过来巡逻,还指导我们组建了自己的治安巡逻队,大事小情儿在村子里就解决了。”辖区三义庄村村民老朱对村里的治安非常满意。
健全三级调解体系
化解是最好的稳控方式。古邵派出所坚持多元治理,推行“一三五”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按照“三步”调解法(即现场调解、村居调解、联合调解),推动矛盾纠纷由被动调解转化为主动作为,做好就地解决新文章。2024年,古邵派出所辖区警情同比下降12.53%,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群众安全感幸福感持续提升。
成立一个专班。依托古邵镇政府,成立了由镇党委副书记牵头,公安、司法、信访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矛调工作专班,设立“警调联动·峄齐办”工作室,打造职能配置更优、力量聚集更强、工作成效更好的良性矛盾调解运行模式。
实行三所联调。由司法所、派出所牵头,律师事务所配合,建立健全矛盾共解机制、信息共通机制、纠纷共商机制,做到“苗头早发现,预警早发出,危机早干预,问题早处置”。
创新五类平台。开通流动调解车,现场为群众提供矛盾化解、法律咨询、办事等便民服务,打造“一揽子”服务平台,实现多措解纷;在104个自然村分别设立调解点,村居内调处应急类邻里纠纷;在3个警务室设置小纠纷调解室,由民辅警调处轻微治安类纠纷;在派出所内设公调对接室,联合相关部门调处复杂疑难治安类纠纷;在镇政府设立一站式矛调中心,作为矛盾纠纷化解“终点站”,对各类矛盾纠纷兜底化解,做到件件有人问、事事不出镇,防止矛盾激化升级。
建立闭环管理机制
4月17日,辖区双楼村殷某三兄弟将一面印有“真情调解情暖民心”的锦旗送到古邵派出所民警牛猛手中。
原来,殷某三兄弟因父母去世遗留的房屋产生纠纷,三方剑拔弩张互不相让。牛猛了解情况后,本着促进家庭和睦、彻底化解矛盾的初衷,联合村干部多次与三兄弟沟通交流,最终兄弟间隔阂消除了,协议达成了。事后,牛猛仍在巡逻时多次到殷某三兄弟家走访。殷某三兄弟感激不已,送锦旗致谢。
殷某三兄弟的矛盾成功化解得益于古邵派出所推出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闭环管理机制。该所将推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作为最终目的,坚持事前、事中、事后“三步走”多元调解工作法,对当天未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12小时内抄告镇政府和村党支部书记,及时跟进化解;对于调解成功的矛盾纠纷,一般的跟踪15天,复杂的跟踪30天,确保无隐患再予以销号;对于调解3次以上未成功化解的矛盾纠纷,由镇领导、司法所或派出所所长、村党支部书记包案化解。同时,为巩固矛盾纠纷调解处置成果,严格落实回访制度,按照“谁调解、谁负责”的原则,通过入户走访、电话回访等方式回访当事人,巩固调解成果,确保案结事了无隐患。2024年以来,古邵镇无一起“民转刑”案件发生。(山东省枣庄市公安局峄城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