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付延涛)深夜的济聊高速上,货车司机王师傅车尾新贴的反光条在灯光下格外醒目;服务大厅的“办不成事反馈窗口”前,急需出国洽谈新业务的张先生拿着新换发的护照激动不已;在服装厂上班的任女士,正和新加坡的“客服”通话,火速赶到的民警立即挂断保住了差点被骗的7万元......
安全是发展的底线,服务是公安的温度。过去,货车司机抱怨“夜间行车隐患多”,群众吐槽“办证跑断腿”,企业担忧“诈骗防不胜防”,而如今,山东省聊城市公安以“亮尾”照亮货运安全之路,以“专窗”破解办证难题,以“科技+铁腕”筑牢反诈防线,让这些旧问题有了新解法,打通了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被看见,才安全”
17处驿站照亮货运“平安路”
4月17日晚上8点多,经常跑济聊高速的货车司机王师傅在冠县服务区拿出手机扫码打开“亮尾”驿站,免费使用“亮尾卫士”清洗车尾,原本黯淡的反光条重新折射出醒目的红光。“这下跑夜路,后车老远就能看清了!”看着焕然一新的车尾,王师傅语气里透着踏实。这一幕,正是山东聊城警企联合开展货车“亮尾”服务行动的真实写照。
“被看见,才安全!”为消除“黑尾”交通安全隐患,服务货运行业高质量发展,聊城公安高速交警支队联合辖区5家高速公路经营单位探索开展货车“亮尾”服务行动,17处货车“亮尾”驿站现已投入试运行,驿站免费提供亮尾清洗设备、反光标识、尾灯灯泡、维修工具等,货车司机可扫码自助使用。同时,警企依托“一路N方”工作机制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常态化联合开展“亮尾”行动,主动为过往或停靠的货车提供服务,让司机回家的路更安全。
只有更安全的道路交通环境,才能换来运输行业的健康蓬勃发展。从“暖光守护”到“亮尾驿站”,聊城公安不断创新举措,这些藏在细节里的温暖,让出行更安全、交通更顺畅,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交通安全环境,成为了聊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张暖心名片。
“办不成”到“办得成”
一窗通解群众“急难愁”
“3天后就要出国参加会议,可护照丢了,怎么办啊?”
近日,东阿某企业职工张女士神情焦灼地来到“办不成事反馈窗口”求助。按常规流程,补办护照需要7个工作日,但时间不等人。窗口值班辅警王志刚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在跨部门接力协作下,仅用3天,这本“救命护照”就送到了张女士手中。
“7天变3天”的加速度背后,是聊城公安“办不成事反馈窗口”的应急服务机制在发力。曾经“不好解决”的难题,如今“一窗搞定”,过去“踢皮球”的堵点,现在“首接负责”。“办不成事反馈窗口”啃下的每一块“硬骨头”,都是聊城公安优化营商环境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聊城公安紧扣“放管服”改革要求,设立“办不成事反馈窗口”解决群众企业办证过程中的“疑难杂症”,让“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承诺变成了可量化的办结率,用‘专窗专人专办’的担当,真正让“问题清单”变为“满意清单”,让每一张证件、每一次审批都传递服务的温度。
与骗子“抢时间”
全链条攻坚筑牢“防诈墙”
“要不是你们及时赶到,我这7万块就被骗走了......”
近日,66岁的任女士接到一通“客服”电话,“贴心”指导她解除软件的自动扣费功能。这场通话被冠县公安局万善派出所反诈系统迅速监测到,眼见通话一直占线,民警当机立断往任女士家中赶去,到达后却被告知任女士在服装厂上班,来不及喘口气儿的民警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服装厂,果断挂掉了这场已经长达80分钟的通话,此时,任女士的手机页面正停留在输入验证码的界面,血汗钱差点就被转走!
“这是典型的冒充客服诈骗。”看着惊魂一场的任女士,民警以案释法,让她务必提高警惕。
反诈不仅是平安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发展工程。聊城市公安机关持续开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将反诈工作深度融入“放管服”改革与营商环境优化,坚持防范为先、打防并举、统筹推进,组织反诈民警对全市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财会人员开展反诈集中传活动。针对涉案“两卡”线索居高不下的情况,到辖区多家聊城开展防范网络诈骗知识讲座,培训工作人员及时发现可疑交易行为;与四家运营商召开警企座谈会,对重点区域展开专项摸排。多措并举,通过守护群众“钱袋子”,稳住社会“大民生”,激活经济“微细胞”。
“亮尾”行动照亮的是车尾,温暖的是人心;“办不成事”窗口解决的是难题,收获的是信任;反诈攻坚守护的是钱袋,稳固的是根基。平安是最基本的营商环境,聊城公安机关以“小切口”推动“大变化”,持续深化平安建设与服务创新,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注入公安动能。(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