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初春寒意未消,身着绿马甲、臂戴红袖标的“沂蒙义警”已穿梭于街巷之间。调处矛盾纠纷、排查风险隐患、治安巡逻防控、安全防范宣传……他们用脚步丈量辖区安全,把“管闲事”的热心肠化作了平安密码。
近年来,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充分汇聚群防群治力量,因地制宜组建“义警”队伍,有效破解警力不足难题,以大众力量、大众智慧赋能基层社会治安治理,为基层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注入新活力。
调解矛盾促和谐
河东分局太平派出所辖区涵盖6个行政村、27 个自然村,常住人口近5万人。社会治安环境复杂多变,派出所时常面临警力不足的窘境。为打破这一困境,派出所积极探索警民合作新路径,通过广泛宣传发动,从各村招募热心公益、熟悉当地情况的村民,经过专业培训,今年1月,组建起覆盖27个自然村的“邻家义警”队伍。
左树亭是光沂庄村的一名“义警”,对村里的大事小情了如指掌。今年春节期间,她在走访时了解到有两户人家因土地划界问题引发矛盾。她从村委会查到土地划界的原始依据后,借助家族关系网,连夜组织“ 院落调解会”,仅用2小时就化解了这起矛盾,有效避免了矛盾升级。
“义警”凭借对村居环境和居民的熟悉优势,成为平安村居建设的“千里眼”和“顺风耳”。这种“自己人管自己人”的模式,让矛盾摸排、政策宣传等工作更容易被村民接受。他们在日常走访中,留意各类治安隐患和矛盾纠纷线索,及时反馈给派出所民警。通过信息的快速传递,派出所能够及时掌握辖区治安动态,提前介入处置,将许多潜在的治安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以前只有出了事才会找警察,现在‘义警’天天在村里转,这是看得见的安全感。”一位村民感慨地说。
巡逻防控筑防线
除了化解矛盾纠纷,“义警”的身影还频繁出现在日常巡逻值守中。今年3月,沂水县马站镇初级中学校长高树华代表全校师生,向长期坚守护学岗位、倾情守护校园安全的“马站义警”赠送锦旗。
每天上下学高峰,身着绿色反光马甲的“义警”都会准点出现在校园门口,承担着秩序维护、 交通保畅的任务。他们忙碌在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中,却给学生和家长留下了深刻印象。“义警服务队员既是校门口的‘安全盾’,更是孩子们心中的‘守护星’。他们用行动为平安校园建设注入强大正能量。”高树华动情地表示。
自2020年起,“义警”主动与学校建立联动机制,成立“护学先锋队”,每日早晚高峰风雨无阻值守校门,疏导交通、排查隐患,累计执勤1000余次,协助化解周边治安问题30余起。针对校园周边流动摊贩、车辆违停等顽疾,创新“定点巡查+智慧监控”模式,联合派出所开展专项整治,使校园200米安全区事故率下降75% 。同时,“义警”结对帮扶校内12名孤寡儿童,定期上门赠送学习物资、开展心理疏导,更在节假日组织“义警家庭”团圆活动,用温情填补缺失的亲情。
警民联动织天网
费县费城街道东周社区,有 39个分散的小区,平日里,“义警” 积极参与社会治安巡防工作,及时发现并消除各类安全风险隐患,全力守护辖区2615户社区居民平安。
2月7日晚10时许,一个鬼鬼祟祟的黑影窜入居民小区,“开盲盒” 式地挨个拉停放在空闲地上的车门,这一异常的行为被不远处正在巡逻的3名“义警”收入眼底,警惕的他们马上想到“拉车门”盗窃,赶紧悄悄通报当晚值班的钟罗山派出所民警。5分钟后,民警赶到,将这名外地流窜至费县盗窃的蟊贼当场抓获。
就是这支由社区网格员、志愿者、公益岗、社区工作者、热心居民组成的“费城义警”队伍,在派出所的指导下,以警之名,守社区安宁。
今年以来,这支“平安共同体”参与常态化巡查宣防10余次,开展反诈、禁毒、防盗、防火等安全防范宣传20余次,发现消除治安隐患17处,化解矛盾纠纷9起,帮助群众解决困难问题11件。警力有限,民力无穷,“义警”打通基层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将平安守护的触角延伸到每一处角落,让社区群众真正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