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聊城湖西街道人大:监督引金融活水 百亿授信惠千企万户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高层 > » 正文

山东济宁兖州人大“红色农机”产业链代表联络站赋能高质量发展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张美荣 赵岩岩)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大常委会立足区域特色农机产业集聚优势,打造“红色农机”产业链人大代表联络站,聚焦“联”“促”“商”核心功能,搭建起“政府—企业—农户”三维互动平台。
 
    探索“联”的功能。代表联络站现有驻站市区镇三级人大代表26名,联系金大丰机械、国丰机械等农机企业和红地种业、沃尔美肥业等农资企业20多家。发挥站内代表来自农业产业一线、分属不同领域、产业资源互补的优势,采取“站内+站外”“走出去+请进来”“政策宣传+收集意见”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开展座谈研讨、专题调研等活动,邀请企业家、有关部门负责人、种粮大户参加,宣政策、送服务,聊经验、说需求,将履职阵地延伸至车间厂房、田间地头,为产业链企业排忧解难。截至目前,累计开展“春耕备耕”“三夏生产”等实地调研24场次,提出技术人才等方面意见建议60多条,解决群众反映问题50多件。
 
    深化“促”的功能。实现专业代表通过专业活动破解专业问题,协调开展需求对接,推动资源共享,形成多方协同共促产业发展的良好局面。围绕“谈农机、话农机、爱农机、商农机”主题,聚焦农机装备技术攻关和产业升级需求,组织开展“农机发展大家谈”议事活动30余场次,系统收集产业链条上企业意见100多条,协商解决智慧农机研发等关键技术问题60多个,促成产学研合作项目4个。
 
    拓展“商”的功能。重点打造“站在这里共商发展”特色主题活动品牌,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搭建合作平台,促使企业之间发挥所长、资源共享。为深入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站内代表经过多次商议,在种粮大户中开展试验,形成统一意见,在大安镇成立了以国丰机械、沃尔美肥业、红地种业三家企业为“领头雁”的济宁市首家“农机农艺农资”产业联盟,通过开展农机性能和农艺要求互适性研究,达到“小投入、大产出”的最佳生产匹配组合,实现玉米亩单产提升20%目标。(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