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崔凤友到临港区调研工业企业发展情况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高层 > » 正文

山东烟台市人大常委会:打好“组合拳” 破解“停车难”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张剑锋 张伟)停车事虽小,却是大民生。山东省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坚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聚焦群众关心关注的停车难、停车乱等突出问题,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打好“监督+立法”组合拳,交出了一份顺民意、暖民心、惠民生的满意答卷。
 
    专题询问:把百姓的“心上事”当成“上心事”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机动车数量显著增加。这在为群众出行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烦恼。路边乱停车、停车场乱设杆、停车乱收费等逐渐成为市民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百姓的“心上事”,就是人大的“上心事”。2024年初,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将解决“停车难”问题列入专题询问计划。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同志带队,对“停车难”问题开展深入细致的专题调研。调研组认真梳理了群众反映集中的问题,深入有关区(市)进行走访,并通过“胶东在线”、烟台人大网等媒体平台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近百条,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2024年10月22日,市人大常委会在前期充分调研、找准问题的基础上,召开了专题询问会。在历时3个多小时的询问会上,15名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有关领域专家,围绕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资金保障、停车收费、审批备案、监管执法、智慧停车建设等9个方面15条具体问题,接连向住建、发改、公安、财政等有关政府部门发问,问题直指要害、不遮不掩、辣味十足,回答直面矛盾、开诚布公、实事求是,相关部门当场作出承诺,立下了整改“军令状”。
 
    烟台市委主要负责同志对于市人大常委会刚性监督找短板、查不足,推动解难题、抓落实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在专题询问工作报告上作出批示,要求不断总结经验做法,通过专题询问推进重点工作落实落地。
 
    跟踪问效:让监督工作细起来实起来
 
    以人大监督之为、促政府整改之效,才能真正实现寓支持于监督之中,达到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目的。
 
    为做好专题询问“后半篇文章”,市人大常委会完善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机制,督促芝罘区、莱山区、高新区等从规范停车场建设管理入手,加大整治整改力度,组织开展联合行动102次,排查清理地桩地锁142处、私占车位568处、废弃汽车71辆,查处停车违法行为1.98万起。
 
    “以前小区商业金街经常堵,车辆进出困难,影响居民出行。”烟台市高新区马山街道海越社区党总支书记吕孝天说,“后来,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到小区实地了解了情况,并向高新区和马山街道提了整改建议。区政府组织公安、消防、交警、综合执法等单位会同社区开展联合整治,清理流动摊贩80余个,教育纠正占道经营行为120余起,保障社区周边有‘颜’又有‘序’。”
 
    值得一提的是,在解决“停车难”问题上,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实现贯通联合、同向发力。人大专题询问后,市纪委监委主动跟进,启动公共停车场经营管理专项整治,强力推动整改违规圈占公共用地停车场66处、推进146处停车场免费开放,释放免费停车位1.3万余个,形成监督合力。
 
    精准立法:把“当下改”变成“长久治”
 
    为进一步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持续提升城市停车管理的法治化水平,烟台市人大常委会将停车管理条例列入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
 
    今年3月,市人大常委会启动开展《烟台市停车管理条例(草案)》立法调研,实地察看芝罘区、莱山区部分停车场整治现场,召开一系列立法调研座谈会、专家论证会,就有关条款征求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单位、专家学者、人大代表及群众的意见,为立法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4月18日,《烟台市停车管理条例(草案)》经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初次审议,面向社会公众征求意见。法规草案坚持问题导向、效果导向,突出地方特色,对老百姓反映最强烈、最集中的停车场管理体制机制、各停车管理单位工作职责、停车场规划建设、停车设施使用、车辆规范停放等作出具体规定,划出了“硬杠杠”,回应社会关切。
 
    《烟台市停车管理条例(草案)》在充分吸纳社会公众意见并进行修改完善后,将进一步提请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进行审议和表决,通过后报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并正式实施。
 
    闭环履职:写好服务民生“大文章”
 
    从监督前深入调研,掌握民声民意的第一手资料,到监督中听取审议有关政府部门的工作情况报告,针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再到监督后跟踪问效,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立法,市人大常委会把一次针对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履职,打造成一个完整“闭环”,真正使人大监督工作延伸到“最后一公里”,使群众的要求和呼声从“纸面”落到“地面”。
 
    市人大常委会着眼构建长效机制,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监督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规范监督流程、强化监督实效的实施意见》,完善选题、组织、报告、审议、整改、反馈的监督“链条”,绘制监督“流程图”。对每一次在市人大常委会会议上听取的专项工作报告、专题询问中的相关部门的现场答复、人大审议意见办理情况、执法检查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全部进行满意度测评,现场公布结果,让监督结果可感可触。
 
    让“监督+立法”成为常态,聚焦重点监督的民生领域,持续加强立法,先后围绕房屋使用安全、海绵城市建设管理、养老服务、客运出租汽车管理、海上交通安全等制定地方性法规,把更多群众急难愁盼解决措施写进法规条款。市人大常委会大力推进开门立法,充分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的民意“直通车”作用,在法规草案起草阶段多次公开征求意见,把立法座谈会开到百姓的“家门口”,让每一件法规满载民意、贴近民生、顺应民心。
 
    “群众的呼声和要求就是人大工作的努力方向。”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朱秀香表示,将进一步发挥人大制度优势,把更多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履职重点,以更高质量的人大工作,更好地回应社会关切、增进民生福祉,为烟台加快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山东省烟台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