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李鸿琳 蒋传世)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人大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扣代表建议内容和办理“两个高质量”,积极探索开展“暖民心”工作,以“代表提、政府办、人大督”的形式,开辟解决群众“小急难”问题的一站式“快车道”,有效调解了一批百姓生活中的急难愁盼等问题,以“小民生”赢得了百姓“大民心”。
贴心“慰”群众送服务
官桥镇人大充分发挥自身工作优势和特点,紧紧围绕当前镇域重点工作,主动作为,积极参与民心工程宣传活动,助力“暖民心”行动落地见效。一是全镇人大代表和志愿者进村入户,通过列举魏河湿地公园、倪楼村“爱心食堂”、府前街“爱心超市”和健身场所等民生工程成果,用实例数据通过通俗语言将全镇各项民心实事讲解给群众,现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等问题,做到宣传与民意收集、问题化解与分流共进行。二是通过开展“人大代表接待日”、入村访户等活动,包抓代表与群众建立起双向联系,各代表主动介绍惠民实事项目情况,热情接待群众来访,并就惠民实事项目实施具体内容征求群众意见,对群众反映的疑问、建议、困难等情况,收集整理反映上报,并由镇人大统一反馈给承办单位,督促整改落实。三是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作用,公示惠民实事项目基本情况、“三定”内容、项目建设进度,采用红绿黄三色标记项目完成情况,通过加强群众在项目督办中的知情权和话语权,将惠民实事项目落到群众心坎上。
倾心“卫”群众守健康
为切实做好“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解民忧”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进一步落实人大代表建议加强农村医疗卫生体系交办工作,官桥镇人大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为导向,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协同辖区卫生院不断优化乡镇健康服务,提升村民对自身健康的认知,全力推进民生实事项目。同时依托各村人大代表联络站,构建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年人健康和养老服务需求。一是加强医体建设,提升医疗服务品质。组织辖区卫生院医护及村卫生室人员参加“三基”培训与考核,通过举办讲座、技术比武、闭卷考试等多形式、多渠道提升医护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二是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就医环境。成立“6S”管理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对医院以及所辖村级卫生室“6S”管理工作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和督导。督促全镇35处卫生室严格落实“6S”管理要求,重点改造提升7处村卫生室,其中后掌大村卫生室创建了样板村卫生室,进一步满足了群众的就医需求。三是聚焦“一老一小”,关爱关注特殊群体。采取镇政府牵头、村委会发动、卫生院实施的工作机制,高质量为全镇近6000名老年人完成健康查体;开展上消化道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目前已流调3000余人,组织近400余人到市中心人民医院进行了集中筛查。
诚心“畅”群众诉求新纽带
为进一步密切人大代表与选民群众的联系,使人大代表的履职更快适应当前网络发展的需要,更好地发挥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工作室的主体作用,镇人大创建“关注人大码上扫一扫”“码上见代表有事请向代表说”群众意见建议收集二维码。人大二维码的创建是对当前数字化履职新平台的对接,也是对传统的线下接待选民的改变。二维码让人大代表履职突破时间、空间限制,帮助人大代表24小时“云上”履职,有效地解决了线下代表联络室在接待群众时出现的互动程度低、时间场地有限制的问题,能够更有效让群众通过“码上扫一扫”向代表留言,代表通过二维码数字化履职新平台系统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搭建起联系群众的新‘桥梁’,实现群众代表联系的新纽带,码上扫一扫让全过程人民民主看得见、摸得着。
“码上见代表有事请向代表说”的创建,在市人大镇党委的大力指导支持下实现了市镇代表全覆盖,每一位人大代表都有着自己的专属二维码。“二维码”的建立让代表履职更加顺畅、主动,线上秒回复,线下马上办,代表履职无处不在。“二维码”的建立开拓了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新渠道,能够更有效地让人大代表倾听民生,反映民意,排解民忧,集中民智,让代表履职延伸到基层末梢,有效地助推了代表履职工作。
“小民生”撬动“大民心”,官桥镇人大持续围绕民生实事稳扎稳打、全力推进,坚持听民之言,思民之策,把小事办实、实事办好,为暖民心行动贡献人大力量。(山东省滕州市官桥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