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马林)五一假期,大汶河成为市民的新晋“打卡地”,水清草绿鸟鸣间的优美自然生态,吸引着众多市民前来观赏游玩。正在沿河巡查的泰安市岱岳区生态环境分局负责人介绍:“大汶河水质连续三年达到地表水三类标准,沿河生态环境也得到全面改善”。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来,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扛牢政治担当、守护绿色家园”为主题,积极创新开展监督,助力区政府全力打好生态保护主动仗,交出了一份群众认可的“绿色答卷”。
靠前把位谋全局
机制赋能“出新法”
近年来,岱岳区人大常委会以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监督为抓手,围绕大气、水和土壤等相关指标完成情况,与责任部门共同查找剖析问题,及时督导问题整改。同时,将各指标对标提升作为监督主线,重点对弱项指标及时跟进专题调研和现场督导,力促问题隐患化解,确保PM2.5浓度和优良天数比例等大气指标稳步提升,河流断面及土壤保护等指标逐年创优。
巩固治理成果,关键在于优化工作机制。该区人大坚持以部门精准履职为重点,着力在机制赋能上下功夫。通过组织各部门座谈会商等方式,进一步明晰其履职责任,全面落实台账式管理、清单化履职、协同式监管,分别打造形成以区生态环境部门牵头抓总的科学预警体系,以各业务部门主导的专业排查和行业监管体系,以各镇街落实问题整改的属地监管和治理体系,构筑了全区上下同步联动、一体防治的完整闭环。
聚焦监管补短板
人机联防“有解法”
岱岳区人大常委会以大汶河治污提标为契机,立足全水域精准管控,推动区政府积极建设“智慧环保”水环境综合监管平台,从源头上解决大汶河水质监管难题。针对村级监管力量薄弱问题,依托“智慧环保”监管平台,为490多名村级监管员配置了环境巡查专用APP,推动大气、水和土壤“联网监控”“一网管控”。目前,智慧监管平台共安装视频监控92个,覆盖全区19条重点河流和66个排污口,17家重点涉水企业在线监控数据全部纳入平台监管。
该区人大致力对外“借智借力”补短板,全力打造生态环保新优势。近年来,区政府通过市场化运作,积极引进第三方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为岱岳工业园及各镇街相关企业提供“环保管家”服务,补齐了企业自身污染治理短板。
重心下沉办实事
代表领衔“想办法”
岱岳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优化服务为切入点,主动下沉基层办实事,推动生态环保得民心、聚人气、增活力。
围绕生态环保政策落实,组织驻镇街的各级人大代表,深入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畜禽养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现场,全面查找问题摸实情。在此基础上,适时组织代表与责任部门当面询问,推动镇驻地污水处理厂等一批重难点问题解决。目前,全区13个镇全部建有污水处理厂,村级污水处理设施扎实推进,污水治理能力全面提升。
强化政策法规宣传引导,利用“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环境日”等节点,广泛宣传生态环保政策法规;依托区全环境立德树人生态文明宣讲团,大力宣传生态环保先进典型;深入开展“小手拉大手,守护蓝天、碧水、净土”活动,积极倡树绿色低碳发展理念。今年以来,先后深入学校、社区(村)现场宣讲7场次、“环保讲堂进镇村”活动5次,进一步凝聚起群众呵护绿色环保的“最大公约数”。(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