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人大常委会把耕地保护工作作为促发展、保稳定、利民生的基础工程,进一步强化战略思维和守土有责意识,督促各级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坚决守牢耕地保护红线,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聚焦规划落地“保总量”,推进保护成效创优
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落实耕地保护规划“保总量”为主线,从乱占耕地问题入手,深入开展专题调研,全面把握问题现状及成因,督促区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等部门进一步强化主体责任,推动永久基本农田非耕地问题整改。2023年全区新增乱占耕地建房全部“清零”,创历史最好成绩。同时,集中抓好建设用地农转用及土地征收督导,严格落实耕地占补平衡政策,2023年以来上级批复的2550亩建设用地和728亩占用耕地指标任务,全部落实占一补一、占优补优目标,确保耕地只增不减。截至目前,全区净增加稳定耕地2.59万亩,耕地总面积达60.6587万亩,超出规划目标2.9375万亩。
聚焦耕地挖潜“提质效”,推进经济效益创收
区人大常委会针对目前存在的耕地保护缺口,以耕地挖潜扩增量为主题,及时跟进调研摸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2023年以来,全区耕地缺口恢复工作超前谋划推进,年均增加2.87万亩,耕地保护逐步形成良性发展格局;以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进一步拓展耕地缺口恢复渠道,着力提高耕地保护综合效益。目前,全区共完成29个土地整理项目指标入库,推动耕地高水平保护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
聚焦基层监管“建网格”,推进源头防控创新
在区人大常委会监督推动下,岱岳区耕地保护工作突出补短板强弱项,坚持人防与技防结合,全面推进源头防控。推动田长责任制高效规范落实,全区培训上岗各级田长600余人,并设置耕地保护巡田员公益性岗位,组建了500余人的基层巡田员队伍,有力织牢耕地保护基层监管网络。优化耕地保护智能化监管,在全区各镇街架设127个高空摄像机,配置高清监控AI智能识别技术,综合覆盖面积达1408平方公里。区镇两级充分利用世界地球日、全国土地日、民法典宣传、“四上”企业走访等活动,深入开展耕地保护主题宣传,推动耕地保护工作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