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希义 玉娟 大鹏 晓晨)换届以来,山东省寿光市人大常委会以“履职尽责、服务大局、争作表率”代表主题活动为统领,创新平台载体,完善工作机制,发挥代表作用,着力打造“基层治理·一线履职”工作品牌,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寿光实践。
用好机制“指挥棒”,激发代表履职新动能
市人大常委会坚持把代表主题活动作为创新提升代表工作的总抓手,多次召开会议调度代表主题活动开展情况,先后制定、修订代表建议和检察建议双向转化办法、代表向选民述职制度、镇街人大规范化建设意见等19项相关制度,为活动创新开展提供保障。
采取“请进来教+走出去学”“线下+线上”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先后开展代表初任培训、宪法民法典培训和代表建议专题培训,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机关干部外出考察学习,不断增强代表履职能力。年初指导镇街人大制定工作计划,年中召开镇街人大工作现场会,年底听取镇街人大负责同志履职情况报告,推动各镇街人大深入扎实开展代表主题活动,加强“一镇一品”建设。开展代表履职评价,组织评选履职优秀寿光市人大代表,激发代表履职热情。
筑牢履职“主阵地”,畅通民意表达新渠道
市人大常委会依托菜博会建设蔬菜产业代表联络站,采取“专门委员会+专业代表小组+蔬菜产业”的工作模式,通过开展接待群众、专题调研等活动,提出41条建议,助力蔬菜全产业链建设。在高新区科创产业园建设企业家人大代表联络站,广泛收集企情民意,搭建起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
在法院成立“天平议事”代表调解室,组织人大代表参与调解、见证执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在城市社区建设“人大民主议事厅”,组织人大代表与社区书记、红色管家、“一家亲”调解队、居民代表等多方议事,妥善处理社区纠纷;依托洛城街道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推进代表联络站与省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一体化建设,实现联系服务群众、法治宣传与立法征询的有机结合。建成启用国家工作人员法治宣传教育中心,增强被任命人员和人大代表的宪法法律意识。
奏响活动“主旋律”,回应人民群众新期盼
结合实际,谋划开展“代表走基层、履职在一线”“亮身份、察民情、办实事、作表率”“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人大代表在行动”等活动,组织代表线上线下亮明身份,进站入室接待选民,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目前已走访联系群众9100余人次,收集建议960余条,为民办实事好事750余件。
动员和组织代表参与常委会、专委会组织的各项活动,每月从12345热线中选取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采取“专委会牵头,代表、群众、部门面对面”的形式进行调研督办,建立起代表参与热线问题办理的闭环式监督机制,助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组织210名省、市、县三级代表评议20个垂直管理部门,组织法律方面相关人大代表参与“两院”案件质量评查和“两官”评议工作,扩大代表对常委会工作的参与度,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
建设“智慧人大”平台,开发“扫码见代表”小程序,实现代表建议“即时提、即时转、即时办”线上全流程。建立代表建议与检察建议衔接转化机制,通过线索互移、信息共享,凝聚监督工作合力。省人大代表李桂华提出的“实施居民小区地下车库(含电梯)通信信号全覆盖的建议”转化办理后,推动43处居民小区安装通信配套设施,实现手机信号全覆盖。(山东省寿光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