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临沭县法院召开“法润青春·担当有我”五四青年节座谈会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威海环翠法院羊亭法庭守护“劳有所得”三重奏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唐白雪)工资条上的数字,不仅彰显着生计的刻度,更关乎社会的长治久安。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羊亭人民法庭将劳动者权益保护作为司法为民的重要着力点,以“润物有声”的普法行动、“春风化雨”的示范调解、“聚力穿石”的协同共治,构建起预防、化解、治理的全链条保护体系。2024年以来,累计化解劳动者维权案件700余件,用司法力量托举起“劳有所得”的民生底线。
 
    法治课里开出“对症药方”
 
    “法官,员工自愿签的放弃社保协议,法院真会判无效?”在某园区法治课堂上,来自40余家企业的90多名人力资源从业者纷纷提问。这场专项普法活动,法官以成讼率较高的企业常见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为引,将枯燥的法条变成鲜活的案例进行详细讲解,台下有人奋笔疾书,有人举着手机不停拍下“干货”,课后更把法官团团围住追问细节。
 
    羊亭法庭劳动争议案件专业审判团队在梳理近年案件时发现,很多纠纷与企业用工“无知之过”有关。于是,审判团队加大“法律体检”力度,针对劳动合同、竞业限制等纠纷多发环节,推出案例诊疗、风险预警、随庭法律“贴士”等多维普法模式,让企业“带着问题来,揣着方案走”。
 
    有时,审判庭也成了企业用工的“急诊室”。某公司短时间内被数名劳动者起诉,案涉金额从几千元到上万元不等。审查中,承办法官林蓉蓉发现公司管理问题远比一纸诉状体现得更严重:小王的劳动合同签订不及时,小张的加班费用计算不明确,小李的请假调休情况记录不准确……桩桩件件都隐藏着用工风险。调解室内,法官组织企业和劳动者一张张核对工资条、打卡记录,对争议事项等反复协商,终于促进各方达成一致调解意见,并向企业提出了包括完善工资明细、严格请销假制度等内容的“用工风险诊疗书”。
 
    “原来用工规范才是企业发展的护身符!”一位同样收到“诊疗书”的企业负责人不禁感慨。
 
    “一案示范”解开千千心结
 
    2024年夏天,挺着孕肚的小林红着眼来到了法庭。2017年就已入职某通信公司的她,突然被强制调往另一家公司,不仅通勤成本增加、工资待遇骤减,甚至还被要求“主动离职”。而这还不是个案——该通信公司因经营政策调整准备退出威海区域,包括小林在内多名员工的劳动合同都悬在了空中。涉事员工多次向人社部门、政府热线等反映诉求,相关纠纷经反复协调不成,矛盾持续升级。
 
    听了小林的描述后,承办法官石青志敏锐地察觉到此类纠纷往往一人起诉、众人效仿,极易引发连锁反应。“与其让案件堵在法院,不如用一案打通症结。”于是,审判团队选取小林案件作为“解剖麻雀”的样本,邀请仲裁部门、员工代表、企业管理人员和工会调解员组建解纷同盟,共同推进纠纷化解。
 
    调解室里,法官不断通过释法说理引导双方回归权利义务核心。“劳动合同约定了用人单位和工作地点,调动需协商一致。”“虽然企业因政策调整确有困难,但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底线仍需守住。”几轮磋商推演后,双方终于达成突破性方案,通信公司一次性给付小林赔偿金、带薪年休假工资、防暑降温费等款项。
 
    这份带着司法温度的和解协议,也成了破局的“金钥匙”。审判团队乘势而上,指导企业联系其他员工,法官助理逐份核对和解协议,很快,其他人全部拿到了补偿金。“原以为要打一段时间官司,没想到这么快就解决了!”小林和工友共同为法院工作点赞。
 
    这场风波的化解是羊亭法庭“示范审理+辐射调解”机制的典型缩影。面对群体性劳动争议,羊亭法庭优先选择典型案件精细审理,再将裁判要旨转化为调解模板,用一份份司法“攻略”,让劳动者维权少走弯路、让企业应诉少折腾,搭建起劳资双方互信对话的高效平台。
 
    审判庭外寻找“治理密码”
 
    2024年寒冬,某房地产项目因工程款结算争议,导致33名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工人们多次讨薪未果,将开发商、分包方等诉至法院。案件受理后,承办法官发现涉案企业虽认可用工事实,但以“资金周转困难”“工程款尚未结算”等为由相互推诿。眼看年关将至,工人们情绪愈发激动,部分人甚至准备采取过激行为。
 
    为实质性化解矛盾,审判团队经研究后,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启动“府院联动”机制:住建部门对企业进行约谈,明确指出拖欠工资可能导致的信用惩戒、限制招投标等后果;社会工作部同步安抚农民工情绪,加入多方调解,防止事态升级;法官通过梳理考勤记录、工资发放凭证等证据,进一步核定拖欠工资数额。经过多方共同努力,各方终于达成调解协议,38万元被拖欠工资陆续转付到农民工手中。2025年1月,收到工资报酬的农民工代表将“维护公平正义彰显法律权威”的锦旗专程送到法官手中。
 
    案结事了后,法院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联合法律援助机构、工会等深入开展农民工维权法律宣传,同步建议住建部门加强企业用工监管。司法程序与行政监管的齿轮深度咬合,让法院不仅仅是裁判者,更成为了社会问题治理的“合伙人”。
 
    从普法课堂的“治未病”,到示范裁判的“疏堵点”,再到审判延伸的“治根本”,环翠区法院羊亭人民法庭用三重维度织就劳动者权益保护网。当农民工捧着工资露出笑容,当哺乳期女职工索回被扣的津贴,当银发劳动者终于拿到迟到的养老金……这些司法守护的瞬间,汇聚成了“劳有所得、劳有法依”的司法和声。(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