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临清司法局开展《山东省乡镇合法性审查工作规范》集中学习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安丘法院:善意执行巧解赔偿难题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真没想到法院能想出这么好的法子,钱拿到了,压在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太谢谢你们了!”李某家属的声音有些哽咽,紧握着安丘法院执行干警郑建新的手久久不愿松开。
 
    事情要从一起交通肇事案说起。张某驾驶车辆与李某发生碰撞,致李某死亡,事故发生后张某驾车逃逸,被交警部门认定承担全部责任。法院依法判决张某赔偿李某家属各项损失共计85万元,张某赔偿50万元后剩余35万元却迟迟未给付,李某家属遂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约谈中,张某表示支付50万元后已无力偿还,其原本赖以谋生的驾照已被吊销,现仅靠打零工维持基本生活。郑建新调查发现,张某名下虽有一处房产,但房龄较长、位置欠佳、噪音较大,处置成本高、收益低,且其妻子主张保留相应份额,若强行拍卖不仅难以足额清偿债务,还可能激化矛盾,不利于案件推进,案件一时陷入僵局。
 
    峰回路转闲置车辆成突破口
 
    调查过程中,郑建新发现张某名下登记有三辆机动车,虽然车辆原始价值不高,但注册时间较短,车况良好,具备处置价值。张某也表示,因驾照被吊销,车辆长期闲置,愿意配合处置。然而,由于车辆本身价值有限,若走常规评估拍卖程序,除需支付评估费和拍卖佣金,还存在流拍风险,将大大折损实际可用于赔偿的款项,增加双方损失。
 
    智慧破局善意执行出新招
 
    面对困局,郑建新另辟蹊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执行工作中进一步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的意见》,结合张某无其他债务纠纷、有配合意愿等实际情况,决定让张某自行变卖这三辆车,所得价款用于偿还欠款。方案虽好,申请执行人李某家属却心存顾虑,担心张某私下串通“贱卖”车辆,自身权益受损。如何打消顾虑,确保公平?郑建新凭借丰富经验,提出了一个“双保险”方案——由李某家属和张某各自联系一名二手车商,在法院的全程监督下进行现场竞价,价高者得!
 
    在法院的组织与监督下,二手车商围绕三辆车展开了有序竞价。最终,三辆车均以合理价格成功售出并迅速完成过户,购车款也第一时间支付给了李某家属。
 
    来源:山东安丘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