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平阴法院:打造独具特色的黄河生态司法保护样本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12月15日上午,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人民法院召开“学习贯彻二十大·护航发展新十条”新闻发布会,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孟广军向媒体和社会通报了有关情况。
 
  平阴法院坚持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体干警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党的二十大精神,把好基调,把好导向,立足人民法院职能定位,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大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建设现代平阴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主动服务平阴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立足守护黄河安澜省会城市“守闸人”定位,发挥区位优势、先行优势、政策优势,开展“三合一”审判机制改革,建立专业化审判机构,形成“审判+服务”“保护+修复”“联动+融入”“宣传+引导”的工作模式,依法高效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打造具有平阴法院特色的黄河生态司法保护样本。
 
  持续提升破产审判质效。创新推行预立案、简案快审模式,提高适用简易程序办理破产案件比例,明确简案条件,简化审理程序,并联破产进程,高效完成“僵尸企业”出清处置任务。强化府院联动机制。支持破产管理人依法履职,探索不停产破产机制运行,实现企业脱困重生与保稳定、保民生、促发展的多赢效果。
 
  加强市场主体权益保护。聚焦全县实现“六个跨越”、建设现代平阴的总目标,认真落实企业家保护政策,从严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等欺行霸市、垄断市场犯罪行为,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的界限、企业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的界限,建立涉企纠纷速裁、精审、执行“绿色通道”,组织员额法官开展法治“六进”活动,助力企业依法经营、防范风险,使企业家安心投资、放心经营。
 
  助力优化政务服务环境。依托“行政争议审前和解中心”,促进行政争议源头化解、多元化解、实质化解,确保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出庭又出声”成为常态,切实为民众提供高效、便捷、经济的行政争议解决方式。积极参与政府重大决策、重大项目研究论证,帮助解决疑难涉法问题,及时发布行政审判白皮书,为领导决策提供精准法律服务。
 
  创建“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聚焦群众共性需求,推出更多接地气、有温度的为民举措。加强法庭建设,精心打造“一庭一品牌”,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不断提升司法服务群众本领、规范司法行为纪律作风,持续推出司法便民利民举措。继续开展多层面立体化法治宣传活动,通过订阅法治报刊、蒲公英普法行动、法治宣讲等形式,努力让写在纸上的民法典照进社会生活的现实。
 
  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切实解决群众迫切关心的执行难题,保障群众胜诉权益。强化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深入开展“小微大爱”、“泉城清薪”等专项执行行动,推动网络司法拍卖,依法审慎适用强制措施。为积极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企业法人恢复信用,尽量减少对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造成的不当影响。
 
  积极主动延伸审判职能。找准服务的结合点和着力点,研究制定服务保障疫情防控、优化营商环境创新突破行动实施细则,充分发挥府院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定期召开各类座谈会、分析研讨会、应急事项研判会,及时帮助解决在发展中遇到的疑难涉法问题,通过精准服务和保障助推现代平阴建设。
 
  深入推进纠纷多元化解。加强诉调对接平台建设和力量融合,推进诉讼服务中心“速裁团队+特邀调解员”入驻县社会治理中心,在矛盾调解中心设置法官工作室和调解室,积极构建辐射全县的“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全面推进诉源治理,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平阴样本。
 
  建立完善诉讼服务机制。加大对诉讼参与的司法保障与程序供给,打造以诉讼服务中心为统筹、人民法庭为支撑、在线办理为依托的一体化诉讼服务体系,推动诉讼事项集约办理、在线办理,将精细化的诉讼服务贯穿审判工作各个环节,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扎实推进案件质效提升。以提升公正司法水平为目标,完善专业法官会议和审判委员会工作规则,强化疑难案件集体研判。细化“四类案件”监督管理职责,全面应用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建设互联网法庭等在线平台,线上案件自动识别分流系统,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
 
  下一步,平阴法院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以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为目标,强化使命担当,积极回应社会发展需求,以更加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服务,为实现六个跨越,建设现代平阴贡献力量。(山东省济南市平阴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