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济南市中法院召开“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新闻发布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9月30日,国庆节到来之际,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召开“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发布争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六大举措。
 
  “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活动是经党中央批准,最高人民法院统一部署,面向全国中级、基层人民法院开展的创建活动,是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的重要举措,是展现新时代人民法院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重要“窗口”工程。
 
  全年以来,济南市中法院在省、市法院的精心指导下,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大力推进“为群众办实事”示范法院创建工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司法获得感。在全省政法系统青年理论学习工作推进会、全省法院贯彻实施修改后的民事诉讼法推进会、全省法院审级职能定位改革专题调研会、全市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座谈会上,该院均作了典型发言。一名法官被推荐为全国优秀法官,一名干警获评“全省法院先进个人”,三名法官分获“全省、全市审判业务专家”,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新提升,示范法院创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济南市中法院在创建活动中主要采取了六大举措:
 
  六大创新举措
 
  一、打造“小柿暖心办”诉服品牌让诉服更优质
 
  升级完善“小柿暖心办”诉讼服务中心,建成多元解纷、分调裁审、立案服务、审判辅助、涉诉信访、法治宣传六大功能服务区域;成立“小柿暖心办”诉讼服务团队,提供贴心导诉服务;积极推广智能诉状、网上立案、跨域立案、自助缴费等智能化应用,建成24小时法院;加强诉前调解、行业调解、特邀调解,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目前,“小柿暖心办”已成为该院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的一个品牌,为当事人提供一站式、智能化、综合性暖心服务。
 
  二、大力推进司法公开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坚持以“公开为原则,以不公开为例外”,实现审判流程、庭审活动、裁判文书、执行工作信息的全面公开。建成了全市首批互联网法庭,所有审判庭均安装了互联网设备,庭审直播数位居全省法院前列;审判流程信息实时在政务网站更新,案件当事人可以随时随地掌握自己案件的审理进度,最大限度满足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让司法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让公平正义看得见。
 
  三、积极适用小额诉讼程序让打官司更便捷
 
  大力推进小额诉讼程序适用,充分发挥小额诉讼收费减半、办案用时少、程序简化、一审终审可以快速定分止争的优势,深入推进“人、案、程序设计、激励机制”四要素相协调的小额诉讼程序适用,为小额金钱给付合同类纠纷当事人提供了快、易、省的救济渠道,目前,该院小额诉讼适用率34.16%,位居全省法院前列。
 
  四、探索形成“1133”多元解纷的诉源治理模式
 
  坚持将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探索形成“1133”多元解纷模式,即推动形成党委领导下的1个多元解纷大格局,开发建设全市首个在线“综合调解平台”,加强诉调对接、特邀调解和行业调解3种调解,采取规定任务、绩效引导、动态调整3项激励措施,“1133”多元解纷机制有效推进了诉源治理工作。今年以来,该院总计有3700余件案件化解在诉前诉外,大量纠纷得到有效化解和分流,诉源治理取得明显效果,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五、深入企业问计问需助力优化法治营商环境
 
  院长和干警们相继走访区司法局、区人社局等单位,大观园、党家等街办和西门子变压器、泰维能源集团、金钟衡器公司、山东人民药业、重汽集团、睿达物联网公司等辖区企业,深入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司法需求,送去法律惠民政策。坚持“边访边学”,积极组织辖区企业围绕全国先进地区优化营商环境的典型案例开展学习研讨,对各类惠企政策进行广泛持久宣传,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服务环境,打通“最后一公里”。
 
  六、依法严惩电信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
 
  刑庭坚持对电信诈骗重拳出击、对犯罪分子严厉打击,审理的施某某等12名被告人跨国电信诈骗案,全案追缴赃款500余万元,施某某等12名被告人犯诈骗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11年6个月到3年不等,一审判决后,被告人全部服判息诉,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先后集中宣判封某某、何某某、刁某某三起涉“养老诈骗犯罪案件”,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行为,为广大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为民服务无止境,济南市中法院将继续秉持“公正司法,司法为民”的宗旨,以更加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将为民办实事渗透到法院工作的方方面面,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司法获得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