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以前,俺们村东这条土路坑坑洼洼,下雨时泥泞不堪,没法走。现在修好了,送孩子上学再也不用绕大路了,真是又近又安全!”近日,山东省聊城市莘县徐庄镇马庄村村民李文起看着新修的5米宽、18公分厚水泥路,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这一条条平坦通畅的道路,正是徐庄镇人大代表倾听民声、解决民忧的生动缩影。
听民声,摸准“行路难”痛点
在组织人大代表走访村庄过程中,接到马庄、西梁庄等村群众集中反映:村内及连接村庄的主干道年久失修、坑洼不平,部分土路雨天泥泞难行;随着车辆增多和大型农机普及,八里庄至钟鼓楼村的田间道路缺乏通行条件,既影响村庄环境,又存在安全隐患,群众修路意愿十分强烈。
办实事,跑出道路建设“加速度”
群众诉求就是行动指令。镇人大办公室立即牵头,联合镇街道路交通负责人、管区书记、村支部书记开展现场调研摸排,明确三类道路问题:后王楼、钟鼓楼等村主干道老化,西梁庄、马庄等村连接道路破损,八里庄至钟鼓楼村等田间道路不通。对此,镇人大与政府有关部门积极对接县交通局,将王西岭、后王楼及钟鼓楼村内道路纳入2025年全县农村道路修(改)建计划,目前村庄已按要求缴纳配套资金至县指定账户。联动县农业开发中心,将摸排的14条田间道路纳入2024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按“路面4米宽+两侧50公分路肩+18公分厚水泥面”标准施工,靠河路段同步栽植金叶白蜡,既美化环境又防止水土流失。今年麦收期间,大型收割机在田间道路顺畅穿梭,极大提升了收割效率。
赋文化,让“无名路”成“特色名片”
道路修好后,镇人大关注到“导航显示无名路”的细节问题,建议将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新建道路纳入“乡村著名行动”命名范围。经摸排,共涉及16条新建道路,需命名6条(含连接村庄与县乡主干道道路4条、连接村内道路与国省道道路2条)。命名过程中,镇人大建议结合自然风光、融入乡土文化、寄托美好愿景,确保名称简洁易记、避免重复:西梁庄村东南北路因连接主要耕作区,命名为“丰收路”,象征农作物丰产与农民辛勤付出,寓意年年五谷丰登;进村主干道命名为“幸福路”,传递对村民美好生活的祝福与期许。贯穿八里庄、西梁庄、钟鼓楼村的2公里机耕路命名为“和谐路”,凸显邻村和睦氛围与社会稳定局面,传承传统价值观。马庄村东方便孩子上学的道路命名为“向阳路”,寓意向着希望与梦想积极向上,圆了村民多年期盼。(山东省莘县徐庄镇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