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胶州警营里00后新警——“小吕”入列,守护力满格!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王军明:不把事情办好,睡觉都睡不踏实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张鹏) “从法制到法治,前者是从制度出发,而后者则从治理层次跟进,这是司法理念的根本变化,也是一种时代进步。”滨城区人民法院执行局四级高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荣誉天平纪念章”获得者王军明说。
 
    王军明,中共党员,1967年出生,1992年4月进入滨城法院工作,工作31年,先后获得个人三等功、平安滨城建设先进个人、办案能手、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2023年3月被最高人民法院授予“荣誉天平纪念章”。
 
    “获得‘荣誉天平纪念章’感到非常光荣,这既是一份荣誉,也是一份责任,我将更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在司法道路上奋楫扬帆,为法治事业发展作出自己更大的贡献。”肩负公平正义,踏上司法征程,正是因为这份百折不挠的信心,让王军明在31年的司法道路上勇毅前行。
 
    在滨城区法院工作期间,王军明先后在秦皇台法庭、张集法庭、滨北法庭、三河湖法庭、堡集法庭、执行二庭、民二庭、审监庭、执行局等部门工作,历任书记员、审判员、副庭长、庭长等职务。工作中,王军明尽心尽力、亲力亲为,深得领导及同事信任。当问起他是如何保持这样的工作习惯时,王军明说:“做事嘛,就要把事做好,不然就不做,我不喜欢办事拖拉,有的时候不把事情办好睡觉都睡不踏实。”
 
    回忆起这些年在法院工作的经历,王军明如数家珍。“在上世纪,经济案子比较少,法院处理的案子多以打架、离婚居多,上村调查工作成了常有的事。2000年以后,法院办案方式逐渐从纠问式转为控辩式。近几年,法院审判以庭审为中心,根据当事人提供的证据做出判决,比之前更加公正,效率更高。”王军明感慨地说道。”
 
    据王军明介绍,在过去为了判一起案子,法官们经常骑自行车到现场处理事务,那时候的公路还是土路,路面坑坑洼洼,遇到大风天气,沙土裹挟着石子让骑行的法官睁不开眼睛,到了下雪天路更难走,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就是这样的环境,王军明也没耽误一起案件的办理。
 
    “我刚干审判员的时候,庭室里只有一辆偏三摩托车,有紧急任务的时候才能开,平时我们都是骑自行车到现场,那时的自行车是有高梁的,刹车的时候脚还得点着地,下雪天很容易滑倒。和过去相比,现在出行可比以前幸福太多了。”
 
    在王军明办理的数千件案件中,有一件案子让他印象特别深刻。那是1997年春天,在张集邱家,几十户麦农向他反应他们种的麦苗长势缓慢,王军明也觉得这里面有问题,就决定去现场看看。
 
    来到麦田后,眼前的一幕让王军明吃了一惊,这几十户人家的麦子长势比邻村的麦子要矮。于是,王军明取了部分有问题的麦子,寄到了技术室和农业管理部门,经过化验鉴定,确认是麦子种子存在问题。随后,王军明让村民推举了5户代表集体起诉卖种子的店家。开始卖家还嘴硬生成种子没问题,但后来在王军明的耐心沟通下,成功要回十几万元补偿款。
 
    “我当时严正地对卖家说,老百姓种粮不容易,因为他们种子质量问题,导致这么多户减产,给农户造成这么大的损失,如果他们拒不赔款,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在王军明的努力下,卖家最终同意赔款。该案前后忙碌了一个多月,王军明也终于给了村民一个满意的交代。“农户收到赔偿款时我终于松了口气,也算是这一个多月没白忙活。”王军明欣慰地说道。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看到滨城法院青年干警队伍不断壮大,王军明对法院未来充满了希望。同时他寄语青年干警,要不断加强学习,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专业水平;要不断提高党性觉悟,努力实现司法办案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相统一;要始终踏实苦干,认真对待每一起案件,切实为老百姓解决纷争。
 
    “现在的青年干警,既年轻又有朝气,专业素质也强,他们大有可为,法院未来可期!”王军明说。(山东滨城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