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孙媛鑫)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法院一楼诉讼服务大厅有一间小小的调解室,墙上挂满了锦旗和荣誉,而满屋的赞誉归功于退休返聘调解员金珍玉这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
“金法官,我真是不知道怎么感谢您才好,这面锦旗请您一定收下!”金珍玉调解室内,当事人王某激动地握住金珍玉的手。“我这也是尽自己的本分,能帮你一把我也开心。”脸上挂着招牌笑容的金珍玉对王某说。“如果不是您,这30多万哪能这么痛快得要回来,是您帮了我大忙了,得以使我的生意继续运营起来!”说起自己的遭遇,王某感慨万千。
【案情回顾】
原来,王某在通化县聚鑫经济开发区经营着农资商行店,前几年买卖做得不错,给部分客源定时供货时会有赊账的情况。在2018年9月至2022年3月期间,李某、王某等8人先后多次赊购大乙蒜素、十三吗啉等多种肥料及农药,并未按时给付货款,一拖再拖,王某手中的欠条总额累计达324022元人民币。因为资金周转问题也逐渐经营困难,原告王某多次追索,被告都以各种理由拖欠偿还,无奈之下,王某拿着欠条到法院提起诉讼。
在了解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之后,由于当事人距离问题,金珍玉利用网络“云上法庭”进行网络诉前调解。通过对8名被告一对一细致调解,该案件最终以调解结案。案件调解后,金珍玉按时关注当事人是否按约定履行还款义务,并通过打电话、视频等方式对案件进行跟踪,督促当事人及时履行。起初,被告并未按规定时间给付欠款,但拥有多年调解工作经验的她并未因此气馁,每隔三五天与被告线上约谈,苦口婆心做工作。直至2022年10月,8名被告债权债务全部履行完毕。
就这样8起买卖合同纠纷案件,在金珍玉专业的法律素养和真诚热情的服务态度下,矛盾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化解。同时,避免了案件进入执行程序给当事人增加更大诉累。
为方便有需求的当事人尽快得到调解,金珍玉电话24小时待命,认真接听每一个当事人电话,耐心为当事人解答法律问题。为提高自身业务水平,虽然已经年近七旬,她仍坚持阅读法律书籍,并通过看视频、听广播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和调解技巧,不断提升自我。
“作为老党员、老法官,我将继续发挥余热,为构建和谐法治通化县出力。”金珍玉说道。(吉林省通化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