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贵州省从江县谷坪乡高武村是贵州大山深处的一个纯苗寨村落,距县城21公里,全村共124户598人,全村总面积5.92平方公里。在脱贫攻坚之前曾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贫困落后村落,祖祖辈辈都讲苗语,一度被贴上脏乱差的标签。自中国贸促会一对一帮扶高武村,高武村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至2020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村寨,彻底撕掉深度贫困村的标签。他作为高武村的第一名大学生,大学在读期间他便利用寒暑假期间积极参与政务实践,协助村两委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相比其余在外求学的青年更加能够体会到家乡的巨变。也被奋斗在基层一线的工作者无私奉献精神所深深打动。
村支部书记曾在一次闲聊时说起:“小石,高武村能够彻底撕掉深度贫困村的标签,与党和政府的好政策以及社会各界的帮扶、村民的努力有着莫大的关系。但如何保持好迅猛发展的势头,守住这来之不易的成果,关键还是在于咱们高武村自己能否站得稳、挺得住。希望能够多一些像你一样的大学生把所学的才智带回家乡,用苗语把党的政策讲清楚,用新的发展思维带着父老乡亲继续苦干实干,用实际行动给高武后生树立榜样,希望他们也能为高武村的发展‘添砖加瓦’‘添柴加油’。”“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也是我大学毕业后就毅然选择回到家乡,希望以青春之力报桑梓之情,为高武村乡村振兴奉献青春力量的原动力。
2020年8月,石了阿到高武村两委见习学习相关的政策,于2021年12月,通过民主选举,当选高武村副主任。回村任职后,他也遇到了许多较为复杂的问题,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懈怠,而是积极主动处理、学习,认真把群众工作做好,用实际行动赢得大家的尊重。在面对将政策文字翻译为苗语存在僵硬、不流畅,群众的理解性存在短板和模糊时,他积极请教支书老一辈,学习用语,考虑把政策长化,运用比喻等方式悉心为群众解读。
在适应相关工作之后,他做了老干部做不了的事,处理老干部处理不了的工作,得到了大家的点赞。在村子里,小一辈叫他老师,同辈叫兄弟,老一辈叫村长,大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找到他,很多事情在他的引导下都能得到处理,成为了大家公认的好干部。也被村里的老支书夸赞说“现在的年轻村干有文化、有想法、有干劲、是我们的骄傲”。不过因为工作量大,他时常照顾不了自己的“小家”,他母亲就常对他念叨:“哪个村干像你那样,一个月没到家,吃也吃村委会,睡也睡村委会”。
自任职以来,他为村民追账6例,成功拿到钱5例,还有1例还在处理中;化解民事纠纷5例;对接中央民族大学志愿者为高武村学生“二对一线上支教”,目前正在开展中;为群众办理建厨房、禾仓、房子、牛棚等手续11例;每个星期探望弱势群体群众;每晚鸣锣喊寨;培训妇女使用手机,讲解网络安全知识;产业更是带头干。
下一步,他将和村两委一起,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发展需求,致力于发挥“亲情、乡情、友情”的情感纽带,以“志愿、公益、互动”为原则,以“尽孝、感恩、反哺、回报”为宗旨,激发广大青年赤子情怀,汇聚青年才子合力,推动乡村振兴工作,继续把群众事情办好,积极为广大群众服务,锐意创新、开拓进取,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为谱写百姓富生态美从江新篇章贡献智慧和力量。
人物简介:石了阿,男,苗族,中共预备党员,1996年1月出生,毕业于江苏电子信息职业学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2019年9月至2020年7月科大讯飞实习,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谷坪乡人民政府实习,现任谷坪乡高武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共青团从江县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