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吉林长白县法院八道沟法庭年度纪实|法治进程中的坚守与前行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山东郯城县归昌乡徐勤云:身残志坚不言败 办厂带富众乡亲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李静良)说起肢体残疾人,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有很多的不便,但在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老归昌村却有一名肢体三级持证残疾人徐勤云,身残志坚的他自强不息,在村里创办服装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创业有成的同时也带着乡亲们致富,受到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9月7日,记者在老归昌村临沂飞华服饰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看到,徐勤云正在指导车间员工生产加工订单羽绒服装。据了解,徐勤云幼时不幸患上小儿麻痹症。少年时由于家庭贫困,初中毕业就外出打工。由于腿脚行动不便,不能从事重体力活,徐勤云到浙江平湖一家民营服装企业开始跟班学习缝纫加工,学到一技之长,随后进入车间从事服装加工流水线作业。
 
  徐勤云在工作中吃苦耐劳、肯钻研,再加上技术过硬,一年多的时间就被提拔为车间主任,那年他才20岁多点。3年之后,徐勤云又跳槽到上海一家服装贸易公司,因表现出色被提拔为服装技术管理主管,一干就是10年。
 
  “那个时候,我就想到家乡好多中青年妇女在家闲着没有活干,于是我放弃了在南方的高薪收入,毅然回到了自己家乡,利用在外积聚的6万元钱,投资创办了服装加工小厂,目前,安置有30多人就业,这个工人的月工资4000—5000元,收入非常可观。”临沂飞华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徐勤云说。
 
  “我在徐老板的服装厂上班,一方面不耽误接送孩子上学,另一方面家务活撂不了,每个月至少能拿到4000元左右,比抛家舍业在外打工强多了,我们在这个服装厂里上班特别的开心快乐。”归昌乡民营服装厂职工徐奕说。
 
  据徐勤云介绍,经过10多年的发展,期间对车间扩建提升、更换50台缝纫机械、添购2台裁剪机等,生产规模逐步提升。目前为村里30多名农家妇女提供了就业岗位,年生产加工羽绒服6万件左右,创产值近300万元,可帮助每名妇女年创收5万元左右。他自强创业的精神受到社会一致好评,2017年6月他被临沂市残疾人联合会评为“残疾人就业标兵”。
 
  “下一步,我将继续把我的服装加工企业做大做强,带动更多的父老乡亲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徐勤云如是说。(山东省郯城县归昌乡党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