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贴心人·明白人·知心人——记山东沂水沂城街道“愚公”徐海波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访谈 > » 正文

白云飘飘40年——专访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原副检察长白云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王凯忠)白云,回族,1949年10月6日生于山东茌平。197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9年10月从部队转业参加检察工作,1998年7月任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副检察长,2010年4月1日退休。从检以来,68次立功受奖,被授予“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模范军队转业干部”“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全国模范检察官”“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中国好人”等荣誉称号,中共十六大、十七大代表,中国工会十五大代表,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手。 

  2018年11月19日,星期一,冬日晴空、云朵如絮,记者如期在“白云党员工作室”里见到了白云。为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012年10月29日,山东省聊城市检察院设立“白云党员工作室”,每周一,退了休的白云都会来这里发挥余热,此时的白云像门诊室里的专家,耐心为每一位赶来的群众“把脉问诊”。利用接待间隙,白云打开了他的40载检察岁月…… 

  “人民”二字让我倍感自豪 

  记者:今年是您从检的第40年,可以说,您的经历就是检察事业发展的一面镜子,说说您的检察“情缘”吧! 

  白云:我是听着改革开放的号角转业到检察机关工作的。1979年9月15日,我脱下军装准备到当地建筑公司工作,当时邓小平同志的一句话改变了我的命运,他说,现在真正懂得法律并能秉公执法的人起码缺少几十万。此时,正赶上全国政法机关扩编,检察机关又刚刚恢复重建,1979年10月15日,我被分配到了茌平县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中的“人民”二字让我倍感自豪,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当一名让人民满意的检察官。 

  记者:那时的检察院工作环境是什么样的? 

  白云:那时的工作环境跟现在比起来,简直一个地下一个天上。当时的茌平县检察院,在旧平房里,不到30个人,加上一辆三轮摩托。我在茌平县检察院法纪科工作了4年多,经常到县纪委、县法院帮忙查干部建私房、清理历史积案。1983年12月12日,我调至聊城市东昌府区检察院公诉科。1984年1月5日,“严打”第二战役开始,当时我又管侦查、又管预审、又管公诉,而且还要管着判决,忙得不亦乐乎……虽然那时人少、工作条件简陋,但工作的热情却非常高。1988年1月我平生第一次立三等功——我把荣誉证书放在桌上,把奖章挂在墙上,天天看!为了荣誉、为了检察事业,一定好好干! 

  从“门外汉”到“业务通” 

  记者:您刚刚从部队转业,就从事法律工作,能胜任吗? 

  白云:法律素质相对较低是那时基层检察机关的普遍现象,我也不例外,是个地地道道的“门外汉”。怎么办?学习是唯一的途径。边学边干,从书本上学、从“专家”身上学、从实践中学。我那时一个月工资60元,每个月花十多元订4种法治刊物,千方百计从上海图书出版社买《法学词典》,并找院里政法大学毕业的汪培信科长借大学的法学课本。1985年9月14日,我有机会到法律中专班脱产学习了两年……当时整个院里干警的学习氛围很浓,就这样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我从一个法律的“门外汉”渐渐适应了检察工作。那时院里属我的书最多,现在退休了,《检察日报》仍是我最爱看的报刊之一。 

  记者:全国80%的检察官在基层,80%的案件在基层,作为一名基层干警,您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最好的取信于民的方式是什么? 

  白云:一案失民心、一案损形象、一案砸牌子。一个案子办不好,老百姓就会说我们没正事!我记得90年代初,我曾经办过一个村干部挪用公款的案子,案情不复杂,案子背景很复杂——办事处的干部及村干部均出具伪证,个别政法干警也给当事人出谋划策,导致案件没法审理,100余名村民多次到地委上访。我在审查材料时发现伪证所用稿纸最下方的一行数字有问题,经查,伪证落款时间和稿纸印刷的时间有差距……最终,该案当事人及伪证人员均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老百姓敲锣打鼓给我送来“当今包青天”的感谢牌匾。我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普遍认可,并于1991年被评为“全国检察系统优秀刑检干部”。检察机关的威望就是通过办理这样的一个个铁案树立起来的。 

  奋斗成就辉煌 

  记者:在那样一个筚路蓝缕的时期,检察机关发展的力量是什么? 

  白云:习近平总书记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检察机关恢复重建初期,要实现发展也不例外。那时我们都很“拼”——多办案、快办案、公公正正办好案是奋斗的基调。在东昌府区检察院做起诉工作时,一个“忙”字成了我生活的全部——白天忙、晚上忙!在我的记忆中,就没有周末和节假日的概念。我办理的296个案子、496个人,无一错案,这在当时东昌府区检察院乃至全市检察机关公诉部门,都属于比较突出的,最多的时候一年办过41个案子。为此,我也得到一个“拼命三郎”的外号。 

  记者:在您40年的检察历程中,您获得的荣誉无数,您是怎么看待荣誉的? 

  白云:有付出就有收获,就会成长!1998年10月28日,我被评为第三届“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名列榜首。最高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表彰仪式,我的34分钟报告,被24次掌声打断……在检察机关恢复重建40年里,我先后荣获各种表彰68次。蓝蓝天上白云飘,没有蓝天哪有白云呀!在我心中,党和人民就是蓝天!我与检察事业共成长、共荣光。1991年以来,我先后在全国各地巡回或应邀作各类报告1168场,就是要感恩检察、宣传检察,传递正能量。 

  “白云热线”为民开通 

  记者:“白云热线”被誉为“枫桥经验”的聊城版,可否说说它的开通情况? 

  白云:我被评为“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后,老百姓慕名而至,为了给群众提供方便,就想安一个法律咨询电话。2003年11月8日,东昌府区检察院以我的名字命名开通了“白云热线”。热线一开通就忙起来了,最忙的时候,热线一天接听113个电话,最多收到来信83封,最长的信件1703克,最长的帖子60多页,最长的电话3个多小时……2008年6月,在“白云热线”基础上,“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在全省检察机关推广,“白云热线”就此花开齐鲁、热遍全国,成了百姓的连心线、平安线、和谐线。热线先后荣获“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示范青年文明号集体”“全国文明接待示范窗口”等30余项荣誉,荣立集体一等功。 

  记者:退休后的您都在忙些什么? 

  白云:2010年4月,我退休了。为了发挥老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2012年10月,聊城市检察院成立了“白云党员工作室”。每周一,我都会到“白云热线”中的“白云党员工作室”接访。除了继续为民服好务外,我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带“徒弟”——号称“小白云”的东昌府区检察院“白云热线”办公室主任念以新同志就是其中的代表。 

  记者:对检察事业的明天,您内心期待是什么? 

  白云:2016年,聊城市检察机关成为山东省检察机关司法体制改革的试点单位,历史的重任再次落在水城检察人的肩上。在新的起点上,作为一名老检察,我衷心期望,所有检察干警都不负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厚望,巩固履行好传统检察业务的同时,鼎力创新发展“公益诉讼”“未成年人检察”等一批新兴业务,为民解忧,为党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