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医共体建设,织密群众“健康守护网”
——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人大工作室推动医共体联盟建设
山东法制传媒网:在2025年上半年代表接待日活动中,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人大工作室累计收到27条关于“看病远、专家少、检查难”的群众诉求。辖区2.3万常住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比达27%,妇幼健康服务需求年均增长15%,慢性病管理存在“断档”现象。面对群众日益增长的优质医疗服务需求与基层医疗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舜耕街道人大工作室主动担当作为,结合“我的近邻是代表”活动,发动辖区人大代表开展‘健康问需’走访,同时,推动医共体建设列为年度重点监督议题。通过组织代表实地考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召开6场医患座谈会、赴浙江德清等地学习先进经验,最终确定以“省级医院+社区中心”紧密型医共体为突破口,打通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
一、党建引领聚合力,把牢共建“方向盘”。坚持“人大牵头、党建赋能”,凝聚多方共建合力。一是强化组织引领。由街道人大工作室牵头成立医共体建设专班,联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党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党支部成立临时联合党支部,明确“资源下沉、服务提质”共建目标。二是深化联动机制。组织人大代表、医疗专家、社区党员开展专题研讨6次,梳理群众需求清单12项,将妇幼保健、老年慢性病管理列为优先合作项目。三是突出示范带动。发动辖区党员志愿者参与需求摸排和宣传动员,累计走访居民1500余人,为精准对接服务奠定基础。
二、精准对接优供给,激活资源“下沉链”。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动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直达社区。一是“按需定制”服务项目。针对辖区老人、妇幼群体需求,协调山东省妇幼保健院选派专家每周驻点坐诊,开放超声检查、产后康复等8类社区原缺项服务。二是“人才技术”双下沉。建立“1+N”帮带机制,1名省级专家结对3名社区医护人员,通过联合查房、病例讨论提升基层诊疗能力,累计培训社区医务人员42人次。三是“数字赋能”便捷就医。开通远程会诊平台和预约转诊绿色通道,居民在社区即可完成省级医院CT、磁共振等大型检查预约,检查难问题化解率达90%。
三、延伸服务提质效,织密健康“防护网”。推动服务从“治病为中心”向“健康为中心”转变。一是打造全周期健康管理。联合开展重点人群免费筛查,建立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档案,提供随访干预“一站式”服务。二是拓展家门口健康场景。在人大代表建议推动下,增设社区中医理疗室和儿童保健站,开展“健康大讲堂”、“名医进社区”、“中医养生季”等活动,预计惠及居民5000余人次。三是建立长效监督机制。街道人大工作室每季度组织代表视察医共体运行情况,开展满意度测评,群众就医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下一步,舜耕街道人大工作室将持续做好监督和协调,致力于社区医共体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优质健康服务,重点提升妇幼健康、老年康养和慢性病管理的服务能力,让省级优质医疗资源真正惠及基层。(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舜耕街道人大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