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宋卫柠 于雪)近日,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司法局城东司法所将家事调解、法律服务、心理咨询等工作积极运用到特殊人群管理手段中,通过“观、听、问、情、理、法”家事调解六字经,成功化解一起社区矫正对象家事矛盾,最大限度防止矛盾激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观其形细致排查线索
社区矫正对象胡某到司法所书面汇报,司法所工作人员发现她精神萎靡,眼睛红肿像哭过一样,于是耐心询问其生活情况。胡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掉落,先哭了一会,才开口:她在菜市场经营蔬菜生意不好做,自己最近几天晚上睡不着觉,白天精神恍惚,收错了好几次钱。丈夫和婆婆非但不体谅,还每天冷言冷语奚落她,嫌她不做家务穿着邋遢,她干活时不小心扭伤了胳膊也一点也不关心。胡某性格内向,感到自己受了委屈说不出来,于是精神变得更加恍惚……
面对泣不成声的胡某,司法所工作人员意识到如果不为胡某解决家庭中的矛盾,胡某很难正常生活、工作,社区矫正进程也必然会受影响。
听其言梳理纠纷发展脉络
司法所专职人民调解员宋娉老师在征得胡某同意后,请胡某到调解室“谈谈心”。宋娉老师从“大姐”的角度出发,温暖地安抚了胡某的情绪。胡某渐渐止住了哭声,告诉宋娉老师:自己之前在某金融服务外包公司工作,收入高时丈夫和公婆对自己特别好,但后来由于非法吸收亲戚、邻居、朋友的存款犯了罪。自己出事后,丈夫和公婆全都换了一张脸,不仅一直责怪自己给全家惹麻烦,还将亲戚朋友投进去的资金(已变成债务)全部压到自己身上,让自己挣钱还账;胡某的父亲最近刚刚得知胡某犯罪的消息,一时情急突发脑出血,如今躺在床上需要人照顾。本就不开朗的胡某更加懊悔自己的所作所为,自己没有能力解决只能用哭来发泄,哭声却让丈夫和公婆对自己更加厌烦。
因为还未和胡某的丈夫、婆婆见面,所以宋娉老师暂时以安抚胡某情绪为主。为了安全起见,司法所工作人员将胡某送回了家。
问其因寻找化解纠纷突破口
送走胡某后,宋娉老师打电话邀请胡某的丈夫和婆婆就胡某的情况聊一聊,但胡某丈夫态度坚定,一口回绝,表示自己在单位上班,工作很忙见不了。胡某的婆婆来到司法所以后,否定了胡某的说法,并向司法所工作人员和宋娉老师表示,胡某在家不做饭、不收拾家务,和自己儿子关系很一般。胡某给家里惹了这么大的“麻烦”,还每天“懒洋洋”地不去上班,家庭的债务全部压到自己的儿子肩上……种种此类,全是对胡某的不满,老太太情绪激动,对专职人民调解员宋娉老师的询问和劝说也是顾左右而言他。
宋娉老师意识到,胡某一家矛盾的根源就是在胡某犯罪时为家庭欠下的债务,如果要解决问题,一是要抓紧时间给胡某看病,保证胡某的身体健康;二是要让胡某的丈夫认识到胡某所欠债务为家庭共同债务且夫妻之间存在抚养义务;三是胡某的婆婆在矛盾中也起到了关键作用,应重点做工作。
动之以情唤醒情感共鸣
考虑到胡某父母远在菏泽,且身体不好,不便于打扰。司法所工作人员联系到了胡某的姐姐胡大某。胡大某表示愿意接了妹妹到自己家住一段时间,给妹妹治疗一下胳膊,也帮她散散心。
胡某居住在姐姐家期间,司法所邀请街道二级心理咨询师徐彬通过电话为胡某做心理疏导,帮助其树立生活的信心。宋娉老师坚持联系胡某的丈夫,起初他百般推脱,认为家务事不需要外人插手,不肯与宋娉老师沟通,后来在宋娉老师的坚持下,终于同意了见面。宋娉老师开解胡某的丈夫,你现在为人夫为人父,承担着关爱妻子照顾孩子的家庭责任。再一个就是两个孩子,一个才8岁,一个才6岁,需要父母给予更多的陪伴,如果胡某的精神继续崩溃,对孩子的影响将不可估量。宋娉建议他,反思自己,站在妻子的角度换位思考,改变一下生活方式,给予胡某家庭温暖而不是一味指责、逼迫,努力挽回婚姻。最终胡某的丈夫承认自己在事发后将怨气发泄在了胡某的身上,平时虽然对她有所指责,但没想过要和胡某离婚,更没想到会给胡某造成了这么大的心理压力,胡某每天哭丧着脸,自己下班回家一点温暖也感受不到。自己等单位工作轻松点了就会去姐姐家接她;母亲那边自己也会劝说,专心帮自己带孩子,少给胡某压力,多照顾胡某的情绪。
当宋娉老师将丈夫的表述转告胡某时,胡某泣不成声,直言自己其实想过离婚,但是想到和丈夫共同生活了多年,毕竟感情还在。两个孩子年龄又小,不想让孩子受到父母分离之苦。宋娉老师劝解胡某,女性的独立很重要,无论是思想独立还是经济独立。女性要有自己的生活,自己的事业,不要过度依附于他人,保持自己追求积极向上的态度,才更有利于家庭的幸福和谐。
晓之以理激发婆媳共情
过了几天,胡某主动给司法所工作人员打来了电话,表示自己的胳膊已经痊愈,丈夫也去姐姐家把自己接回家来了。宋娉老师遂把胡某一家人召集到了一起,虽然得到了胡某丈夫的承诺,但宋娉老师考虑到胡某夫妇与公婆同住,还是邀请胡某的公婆一起参与调解。宋娉老师严肃地告诉胡某的公婆,不管在家庭中双方有什么错误,胡某已经明显地出现了精神恍惚的情况,作为家人不应该只是单纯地指责,更应该体谅、照顾她,不能再给她压力。一个女婿半个儿,一个媳妇也能顶起家庭的半边天,两个孙女年龄还小,如果矛盾不缓和,情况得不到缓解,对孩子的影响非常大。另外,婆婆都是从儿媳妇做起的,更应该体会到儿媳妇的心境。应当要给儿女的小家庭一份自由,要相信两个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把自己的小家庭经营好,从而大家庭也一定会幸福。
胡某的婆婆表示自己确实有做得不对的地方,有时过于心疼儿子,就会觉得是儿媳妇拖累了一家。但自己觉得身体还可以,就在家附近饭店找了一份打扫卫生的工作,既不耽误接送孩子上下学,还能赚点工资补贴一下儿子一家。
宣之以法明晰法律义务
此次集中调解,城东司法所工作人员还邀请了山东颜山律师事务所李珊律师参加。李珊律师通过向胡某一家人介绍《民法典》第五编婚姻家庭中的部分内容,强调胡某所欠债务是经过丈夫同意并且收益也用作了共同生活的开支,属于家庭共同债务,理应共担;并且夫妻之间有扶养的义务,一方身体出现情况时另一方应该关心、扶助。如果持续对胡某有言语奚落等冷暴力行为,严重的还会触犯到法律。胡某丈夫连连表示以后一定好好对胡某,之前的情况绝对不会再次发生。
当胡某再次到所报到时,表示从所里回家以后丈夫和婆婆没再唠叨过自己。放弃了蔬菜生意以后,胡某在小区里干起了社区团购,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还能腾出时间来收拾收拾家务,夫妻感情也好了不少,自己要收拾好心情重新生活。还要感谢司法所的姐姐妹妹们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自己一定振作起来,好好矫正。
女性社区矫正对象比男性社区矫正对象承担了更大的心理压力,不仅包含女性自身所承担的社会和家庭责任,还有来自家人的责备、外人的偏见、悔罪以及子女的未来发展等顾虑,都有可能成为压倒其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
城东司法所创新人民调解工作方法,立足司法行政工作实际,将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心理疏导等工作职能相结合,在“宋娉家事调解工作室”基础之上,提出“观、听、问、情、理、法”家事调解六字经,以小家庭的和谐维护城东街道大家庭的安定,实现司法行政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长远目标。(山东省淄博市博山区司法局城东司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