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公安多措并举加强派出所工作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新闻 > » 正文

吉林长白法院“新技术+老传统”有效化解多年矛盾纠纷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吉林:(宫兆洲 刘晨 王少群)近日,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审理的一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件的当事人在结案后的第一周顺利拿到了多年前竣工工程的尾款,一次性解决了他与开发企业之间积累多年的矛盾。
 
  这起案件是因2018年一起建筑工程施工合同纠纷而引起的无效合同损失赔偿案件,各方当事人在两年多来历经了一审、二审、再审、财产保全等多个程序,长久的对峙使当事人之间积怨日深,在支付工程款的判决生效后,各方当事人都不能释怀。诉讼过程中,各方当事人均拿出了“一战到底”的“态度”,表明了“长期战斗”的“决心”,一个要另行主张质量问题,一个要再诉返还质保金,双方之间针锋相对,互不退让。
 
  案件开庭时间恰逢疫情,长白县法院民事庭法官为尽快解决当事人的纠纷,决定使用互联网法庭审理该案。远程开庭对于年龄较大的当事人或诉讼代理人是一项新技术,程序操作复杂,证据交换也成为一大问题。为保障庭审顺利进行,该院技术人员多次远程帮助指导当事人安装调试用于互联网庭审的云端程序,开庭当天更是提前调试设备,在庭审过程中全程提供技术保障。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考虑到双方积怨已久,为避免当事人因不服判决,而继续无休止的诉讼,甚至出现不理智纠缠的情形,主审法官决定采取“主审法官——庭长——分管领导”多级做调解的传统方法开展调解工作。
 
  虽然当事人不在本地,对立情绪很大,调解难度极大,但经过分管领导、庭长、主审法官齐心努力,通过多次远程与面对面调解,双方最终达成调解协议。结案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施工人就顺利拿到了开发商给付的最后一笔款,彻底解决了开发商与实际施工人在工程尾款支付、质保金返还、质量问题、无效合同损失等一系列问题,这场旷日持久的纠纷就此消弭。
 
  为给当事人提供更方便、快捷的司法服务,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紧密依托现代信息技术,电子法庭、微法院逐步投入使用,但改变的只是形式,不变的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初心。(吉林省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