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贴上反光贴,夜里开三轮车,心里踏实多了!”10月下旬,山东省乳山市育黎镇南夼村村民张大爷看着车上崭新的反光标识,向民警连连道谢。自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启动以来,乳山市公安局以“防事故、护安全、保畅通”为核心,通过细节服务暖民心、违法治理筑防线、长效机制固根本,全方位提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水平,为辖区群众出行筑牢安全屏障。
丰富形式打造宣传矩阵
针对农村地区夜间行车视线差、农用车辆安全标识缺失等隐患,乳山市公安局批量采购反光贴6万余张,组织民警深入16个乡镇田间地头、乡村集市、农户院落,为农用三轮车、拖拉机等农村常用车辆免费粘贴反光标识。截至目前,他们已为超2万辆农村常用车辆粘贴反光贴。
“不仅要贴好反光贴,更要把安全知识送到群众心坎里。”乳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民警姜文介绍。为打通安全服务“最后一公里”,他们结合农村群众出行规律,精准推送安全提示短信,内容涵盖恶劣天气行车技巧、农村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解析等实用信息。同时,建立30余个交通安全微信群,定期推送预警信息、安全常识。
“暴雨来临前,微信群会及时提醒绕行积水路段;农忙时节,还会告知驾乘农用车的注意事项,特别实用!”乳山市乳山寨镇网格员刘女士说。
此外,乳山市公安局打造立体化宣传矩阵,曝光农村典型交通违法行为案例;依托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组织民警走进乡村集市、文化广场,以“警示视频播放+交通安全课讲授+宣传手册发放”的形式开展宣讲活动,让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错峰执勤严查违法行为
“大爷,请靠边停一下。您驾驶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还未佩戴安全头盔,存在极大安全隐患!”10月10日6时,在乳山市午极镇主要交通路口,执勤民警对过往车辆进行检查。
考虑到农村群众出行多集中在早晚农忙时段,乳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实行“早晚高峰+重点时段”错峰执勤机制。他们在农村道路主要出入口、乡村集市周边、学校路段等重点区域,增设临时检查点12处,集中查处农用三轮车违法载人、驾乘人员不佩戴安全头盔、无牌无证驾驶等高频违法行为。
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动期间,乳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以农用车辆为重点管控对象,采取“定点检查+流动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在酒驾高发时段、路段加大巡查力度,严厉打击酒驾、醉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同时,他们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执法理念,对轻微违法当事人,通过播放交通事故警示视频、现场讲解违法危害等方式开展安全教育;对严重违法行为,依法从严处罚并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据统计,道路交通安全隐患百日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乳山公安交管部门查处各类农村交通违法行为1200余起。
精细管理筑牢安全根基
“近期,午间时段农村道路超速违法行为增多,需调整警力加强巡逻管控。”近日,在乳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指挥中心,民警正通过动态监测系统,分析辖区农村道路交通流量、违法行为发生规律等数据,实时调整勤务部署。
针对不同季节、不同时段的交通特点,乳山市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建立“实时监测+策略调整”机制:夏季高温时段,在农村阴凉路段增设巡逻点,提醒驾驶人避免疲劳驾驶;冬季冰雪天气,提前联合乡镇做好融雪除冰准备,加强临水临崖路段管控,确保管理措施精准适配实际需求。
为防止整治效果反弹,乳山市公安局将深化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长效管理体系,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总结整治经验、优化工作举措。在宣传教育方面,他们针对群众接受习惯,创新推出“方言说安全”“村头大喇叭播常识”等宣传形式;在违法治理方面,细化农用车辆管控流程,为辖区登记在册的农用车建立“一车一档”台账,实现精准管理;在服务保障方面,将粘贴反光贴、安全知识宣讲等服务与乡镇网格化管理相结合,推动安全服务常态化。(山东省乳山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