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牟海龙 黄静)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后村镇马家岭村紧邻204国道,过去,因滚滚车流带来的交通安全隐患、事故纠纷,是村民常念叨的“烦心事”。而如今,国道旁的“哨兵警车”、村口的“智能语音劝导员”24小时“坚守岗位”,村居交通劝导员及大小喇叭里的安全提示不断,这里的交通秩序和村民的安全感大幅提升。
机制创新打造全域联动新模式
每天早7时,在村口的交通安全劝导点,网格员、村干部、劝导员早早上岗,重点开展“戴盔”劝导;傍晚时分,“马路市场”旁,交警与交通运输、城管部门人员联合执法,对占道经营行为进行规劝;午间饭后,驻村民警辅警、村干部变身“安全管家”,相约劝导员、志愿者开展重点群体“上门入户”精准宣教活动。这是日照市公安局交管支队东港区大队推行的镇村交通安全管理“新运行机制”。
自今年日照市交通安全“阵地战”打响以来,东港区交管大队辖区镇街、交警、村居三方联合,对发现的各类交通安全隐患实施“挂图作战”“清单推进”,“交警指导、镇街履责、村居主抓、村民自治”的“枫桥式”交通安全治理模式正在形成。马家岭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建军欣喜地说:“村民曾经的顾虑渐渐消散,‘平安’二字从抽象的期盼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
阵地前移织密村居治理平安网
“听了交警的安全课后,我们不仅学会了‘一慢二看三通过’,还懂得了‘安全预判’。”“现在从村口过马路,一点儿也不慌!”村民的话,道出了交通安全“平安夜校”的宣讲成效。
“针对60岁以上老人交通事故占比56%,步行死亡人员中50岁以上占85%的实际,我们重点对辖区115个国省道沿线村居实现交通安全宣防全覆盖。”东港区交管大队大队长张立介绍,目前,日照市以农村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及务工务农、常饮酒驾驶人、道路运输从业者、三轮车和面包车车主等六类群体为精准宣教重点,常态化开展“三个一”(观看一部警示片、讲好一堂安全课、发放一份提醒单)工作,以后村镇马家岭村、日照街道小莲村等为代表的东港区14个示范村居,串联起道路交通安全防线。
科技赋能激活交管效能新引擎
据了解,在日照市东港区农村交通安全守护中,14个线上线下“积分超市”在示范村居落地,村民通过“做好事、存积分、换奖品、享服务”的制度激励,提升村民守法文明出行意识。目前,东港区已启用80余处村居社区“积分超市”。东港交警为村民三轮车、农用车粘贴反光贴,在农村道路新增100余盏照明设施、73处警示牌、72个爆闪灯,确保农村道路交通安全。
同时,东港区交管大队巧用“人、声、影”(劝导、喇叭、视频)进行交通安全宣教;强化“科技+共治”,建成和完善6处交通安全联络室,通过11次联席会议、32次集中办公,及时消除26项突出安全隐患。今年以来,辖区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3.2%、6.3%。(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交管大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