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嘉祥交警:全面推进交通管理高质量发展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交通 > » 正文

山东滨州推进轻微事故视频快处工作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自去年9月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运行以来,山东省滨州市公安机关累计处理交通事故3.6万起,视频快处总量占机动车财损事故总量的94.08%,在全省排名前列。
  
  滨州市公安局将快处、快撤、快赔作为开展道路交通事故工作的切入点,设立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创新推出视频快处模式,平均10秒钟视频见警,8分钟处理完成,跑出为民服务“加速度”。
  
  从1.0版的“掌上交警一点通”升级到2.0版的“微e赔”,再升级到3.0版的“交管12123视频快处”……近年来,滨州公安数据赋能提升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轻微交通事故远程快处工作质效。
  
  2023年,滨州市公安局积极推动将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工作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及市公安局重点工作清单。交警支队及各县市区公安(分)局均建立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中心,以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为目标,全面推广、广泛宣传、全市实施、全域覆盖,持续推动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同时,滨州市公安局健全完善执法指引,制定《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工作规范》《远程定责指导意见》等,规范民警执法行为,避免执法差错。他们明确“任务、责任、时限”3张清单,坚持“日晾晒、周调度、月通报”,注重过程管控,持续提升轻微交通事故视频接警率、处理率、结案率、快赔率,走出“数据赋能理念+大数据支撑+远程事故处理视频技术”的数字化警务新路径,展现事故处理“掌上办结”的智慧场景。
  
  在视频快处过程中,系统自动识别、查询机动车信息并自动关联机动车备案驾驶人和保险信息。非备案驾驶人发生事故的,只需提供驾驶证号码,系统即可通过智慧感知设备辨别驾驶人身份。理赔时,当事人直接点击“保险理赔”,保险公司即可收到事故认定、车损照片等,整个过程当事人无需提供驾驶证、身份证、行驶证等。接警员远程视频固定现场证据,民警后台认定事故责任,认定结果以短信的形式发送到当事人手机,同时当事人在手机端可以查看电子版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轻微交通事故实现“远程定责”“实时定损”“即时理赔”,服务无缝衔接,群众无需跑腿。
  
  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模式实现了处警快、取证快、撤离快、认定快、理赔快“五快”工作目标,有效释放警力,为探索精细化交通管理和打造现代警务机制奠定了基础。滨州市公安局使用视频快处模式,事故现场处置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至8分钟左右,有效缩短事故当事人滞留现场时间,避免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城市道路通行效率较之前提升22%。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通过“交管12123”App、“滨州微警务”平台、短信链接三种方式一键报警,视频连线,确保报警即响应、处置零等待。民警与当事人屏对屏交流、面对面答疑,最大限度减少当事人疑虑。此外,滨州公安机关不断拓宽接警受理范围,延长服务时间,不断改善群众体验;将处置过程全程录音录像,实现了事故处理零投诉。(山东省滨州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