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烟台市交警部门深入贯彻全省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要求,创新“行政速裁+刑事速裁+执法全程监督”的“双速裁一监督”模式,有效解决严重交通违法处理效率低、社会震慑效果不佳等突出问题。
一、突出科技支撑,行政速裁提升执法效能
(一)“网上办”解决警力资源浪费问题。创新研发一般程序违法处罚快速处理系统,利用警务终端将违法取证、权利告知、案件审批、行政裁决环节前置到执法现场,以短信形式推送电子处罚文书,通过“交管12123”APP或“山东公安警务保障”微信公众号实现即时缴款、一次办结,节省33%警力和80%警务时间。
(二)“当场办”,解决处理周期长问题。将原来现场查处、违法处理室处理、停车场取车等数个环节缩减为现场处结1个环节,处理周期缩短至15分钟以内,有效减少车辆扣留时间,节约行政管理成本。以烟台公安交警直属大队为例,停车场数量由5个缩减至3个,节约行政成本近200万元。
(三)“规范办”,解决取证不全问题。办案民警现场利用警务终端对违法行为及时固定电子证据,系统自动调取适用法律条款、生成格式化法律文书,推动实现执法档案电子化、法律文书标准化。目前全市电子证据普及率、法律文书填写准确率均达100%。
二、注重多方联动,刑事速裁节约司法资源
(一)缩短审理时限。探索醉驾案件刑事速裁机制,强化公、检、法、司协作,联合出台《适用速裁机制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指导意见》。烟台13个区市全部建立醉驾案件刑事速裁机制,审理周期由原来的立案后10个月缩短为30日内判决处结,醉驾刑事案件实现“零积压”。
(二)实行一站速裁。以公安执法办案管理中心、交通事故一体化处理中心和基层法庭为载体,积极推动刑事速裁法庭建设,实行一站式快侦、快诉、快审,确保当事人及时受到法律制裁。截至9月底,建成刑事速裁法庭11个,判决醉驾案件432起,醉驾罪犯服判息诉率达100%。
(三)加强警示教育。依托社区“平安前哨”工作站,开设社区服刑人员教育矫正基地,对社区内因醉驾被判缓刑的人员,由交警第一时间跟进开展“源头宣教+落地矫正”,不断提升警示教育成效。今年以来累计开展警示教育610次,曝光酒醉驾典型案例180余个。
三、实行闭环管理,全程监督,消除执法盲区
(一)创新监管手段。成立公安道路交通执法监督管理中心,建设执法智能监管平台,对公安道路交通管理执法关键环节进行全覆盖监督。特别是对酒醉驾等案件检测结果实时上传监管平台,实现从现场检测到血液送检、出具鉴定报告、受立案、移送起诉的闭环监督。自平台启用以来,酒驾类案件按期办结率由不足60%提高至100%。
(二)规范处置流程。针对涉案车辆处置不规范问题,制定《烟台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涉案车辆处置工作规范》,研发涉案车辆处置监管系统,规范车辆存储流转处置工作,对车辆进场、出场、送交、报废拆解实行全流程监管,2022年11月以来共清理涉案车辆16983辆。
(三)强化社会监督。依托12345市长热线、交管12123平台广泛收集群众反映的公安交通管理执法问题,聘请154名社会监督员开展常态化监督,对收到的投诉建议,第一时间反馈相关部门跟踪督办问效。今年以来,全市共接到公安交通领域涉法类诉求3511起,整改率达100%。(山东省烟台市公安交警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