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法上门安全同行”!山东日照市四部门联合启动志愿服务活动
山东法制传媒网:6月20日,由山东省日照中院、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联合主办的“送法上门安全同行”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在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举行。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刚出席活动并致辞,日照中院院长鲁燕,市委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王军卫,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滕厚军出席活动。
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李刚同志致辞
启动仪式上,日照中院、市文明办、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分别成立“送法上门安全同行”志愿服务队,并现场接受授旗。企业代表发言并发出安全驾驶倡议。
启动仪式结束后,全体人员观看了《货车司机平安出行》《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录》,日照中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工作负责同志进行了专题宣讲,并现场发放交通安全宣传手册300余份,引领全市相关行业和部门进一步履行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管理的职责义务,全面强化法治意识和规则意识,全力推进安全文化建设。
企业代表表态发言;日照中院、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交通运输局有关工作负责同志进行专题宣讲
本次活动,既是山东省“送法上门安全通行”志愿服务活动在日照市的进一步延伸和细化,也是有效预防、减少并化解道路交通事故及纠纷,减少酒驾、醉驾等违法犯罪行为,维护道路运输管理秩序的务实举措。下一步,四部门将通过协同联动,推动司法与执法深度融合,扎实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将突出“安全”和“文明”主基调,把安全素质提升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进一步完善活动实施方案及工作措施,进一步细化年内志愿服务计划,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塑造新时代安全文明风尚,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市县(区)两级法院、文明办、公安交警、交通运输等部门单位负责同志;各单位志愿者代表、市客货运企业负责人代表、驾驶员代表及媒体记者约300人参加活动。
近年来,全市法院紧紧围绕源头预防、减少并化解道路交通事故纠纷,通过发布酒驾醉驾典型案例、普法宣传进社区等形式,不断提升广大群众交通安全意识,努力从源头减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生。与此同时,积极推进道交团队专业化建设,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推动交通事故案件快速调处。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受理一审机动车交通事故案件1289件,同比下降19.9%,调撤508件,同比上升1.7%,案件服判息诉率88.6%。
实行类案专业化审理。针对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鉴定依赖性高等特点,建立处理道交纠纷案件的专业化、高素质审判团队,通过培养法官的专业审判特长并保持其在所审判领域的相对稳定性,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实现道交纠纷案件简案快办、难案精办的目标。
加强道交案件源头治理。两级法院道交团队积极与交警快处中心、司法局调解中心联动,发挥各自职能优势。在交警处理事故阶段,固定文书送达地址有效减少送达难问题,同时明确车辆投保、肇事人员及车辆等法律证据;在司法调解阶段,提前与保险公司进行沟通对接,协调当事人交换证据、确定理赔金额,调解成功当即过付;不能及时履行的案件,法院进行司法确认,赋予调解协议执行力,实现诉调工作“无缝对接”。
发挥案件裁判引领作用。为依法妥善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案件,统一裁判尺度,市中院定期召开全市法院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研讨会,就道交案件中新的裁判观点、裁判思路开展业务培训。制定道交审判事实要点和法律要点的类型化指引,实现道交案件办案流程化、要素化、标准化。建立发改案件定期通报和指导机制,加强对下指导。
优化平台联动作用。联合交警、司法局、保险等多部门完善交通事故纠纷“网上数据一体化处理”工作办法、细化赔偿项目计算标准。依托“道交一体化”平台,实现“多处跑”变“一处办”。道交团队优化裁判流程,单设立案、保全,在立案前完成地址确认、证据交换等工作,在判决后直接将案款过付至当事人账户。当事人可通过登陆“道交一体化”平台在线查询并办理责任认定、赔偿计算、在线鉴定等有关业务,法院从立案受理至开庭宣判最短用时2小时。(山东省日照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