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这里是车辆查验区,分别设置引导、停车、待检、检查4个功能区。在引导区,我们设置双向引导显示屏,通过多层智能感知设备,实现对违法车辆的核查前移;在车辆检查区,安装车底扫描、车牌抓拍和安检机器人等先进设备,实现人员不下车自动核录、车底夹带违禁物品自动识别、信息自动关联上传……”在西部综合警务站,莱阳市公安局交巡警大队负责人姜戍光向记者介绍。
西部综合警务站是省级治安检查站,也是各类重大活动安保期间莱阳市的重要卡口。经整合辖区交警、巡警、派出所等警力资源,这里直接参与路面执法执勤警力达42人。在西部片区“双路长制”公示牌上,记者看到,西片区辖3个镇街、86个村居,“综治总路长”由孙涛担任,“综治分路长”由辖区镇街主要负责人担任,“警务路长”分别由分管局领导和辖区所队长担任。
今年1至6月,西部综合警务站共接处警2306起,查处交通违法2431起,重点违法打击排名4次位居全省交警执法站前五名;辖区治安和刑事案件同比下降39.8%,交通违法数同比下降55.3%,交通事故数同比下降41.6%。
科技赋能实战,在大数据时代,莱阳市公安局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全力打造最强“交通大脑”。
记者在莱阳市公安局交管实战中心看到,这里接入综治、公路等外部资源,利用车辆大数据、人像识别系统,将农村三轮车载人、面包车超员等隐患研判成果,通过交安委“莱阳易出行”APP,精准推送到交巡警和镇街路长,一图展示、动态查处,实现重点车辆看得见、重点违法查得着、重点单位管得住。
据介绍,莱阳在全市交通重点部位设置视频监控,在国省道建设卡口、诱导提示屏、交互预警系统,引进不停车让行抓拍、高低空视频联动、区间测速等智能系统,实现安全隐患感知预警。在此基础上,各片区在主干公路关键节点建设8处综合警务站,联动交通、公路、综合执法等执法力量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实现路面管控效能最大化。
综合警务站实行“四班三运转”模式,屯警路面、就近出警、快速反应,共同负责辖区警情处置、治安巡控和交通管理工作。对简单的治安纠纷和交通违法当场处置,适用一般程序的案件先期处置、事后移交。综合警务站同时接受市局指挥中心和交警实战中心统一调度,以综合指挥室为核心,数字勤务、路面巡控、源头监管等勤务实战单元协同作战,做到重要警情“一呼百应”。
按照山东省公安厅统一部署,莱阳市公安局加大对大货车、面包车和三轮车等重点车辆的排查整治力度,并借助智慧警务模式,实现安全效果、通行效果、执法效果、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严打大货车超载行动。联合市交通运输部门,设置不停车称重检测系统,涉嫌超载的货车不用停车就能称重、取证。通过诱导屏及指示标志,引导其到执法站进行核查处理,并配合交通运输部门落实“一超四罚”,实现精准化打击。目前,大货车超载违法数同比下降51.7%。
严查面包车乘员超员行动。莱阳市果蔬种植业发达,阶段性密集型劳务突出,容易引发面包车乘员超员等违法行为。莱阳公安机关综合运用多种技术,实时分析面包车内驾乘人员数量,对明显多于核载人数的车辆发出预警,视频巡检岗对该车进行全程视频跟踪,并及时调度路面警力,对涉嫌超员车辆精确查缉。今年以来,已查处面包车超员违法行为1308起,同比上升33.2%。
严管三轮车载人行动。莱阳市公安局以管理机动车的标准管理三轮车,对全市3万辆农用车、4.6万辆电动三轮车落实“三见面、一建档、一喷涂、一编号”管理措施,实现三轮车底数清、情况明。开发三轮车违法研判预警系统,通过视频图像结构化分析,加强对三轮车违法行为的实时抓拍预警,即时推送执勤民警、村干部和交通安全劝导员,进行针对性劝导和管控,实现了“一报警三响应”。发放“爱心头盔”1.2万个,佩戴率提升40%。今年以来,三轮车载人违法数同比下降31.1%,事故伤亡率同比下降32.7%。(人民公安报2021-07-20第07版 探索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