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于晓东)在未成年人权益保护与犯罪预防的前沿阵地,司法社工正扮演着日益关键的角色。
作为“全国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综合促进项目”的首批服务引领示范区,山东省日照市检察机关积极探索,精心打造了“橙蓝护未护航青春”“橙蓝护未玉琢启明”“橙蓝护未向阳花开”三项特色社工服务项目,它们如同三股交织的力量,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道路上,悄然织就了一张坚实的防护网。今年以来,已有128名迷途少年在司法社工的专业引导下得以教育矫治。
面对涉罪未成年人,一次精准的帮教可能改变他们的人生轨迹。为此,日照市检察机关“橙蓝护未护航青春”项目应运而生。
日照市检察院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司法社工,为这些孩子量身定制涵盖社会调查、心理疏导、家庭教育指导等内容的个性化帮教方案。社工们深入走访,细致了解每个孩子的成长背景、家庭环境和行为动因,确保帮教精准有效。项目启动至今,已有39名涉罪未成年人在这项“精准滴灌”式的帮教中受益。
当发现未成年人出现严重不良行为时,单靠一个部门的力量往往捉襟见肘。日照市检察院主动联合市委社工部、市公安局、团市委、妇联等多方力量,打破部门壁垒,推出“橙蓝护未玉琢启明”项目,引入专业社工深度参与公安、检察环节的矫治工作。
在日照市专门学校里,专业力量的深度融入正为教育矫治注入新的活力。“橙蓝护未向阳花开”项目的驻校社工们已成为学生们熟悉的陪伴者。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有效调整着青少年的偏差认知和行为模式,让专门学校的教育矫治焕发出新的生机。
成效的背后,是机制的不断完善与资源的深度整合。在市委社工部和市检察院的协调下,全市组建由54名社工师、心理咨询师、家庭教育指导师组成的专业队伍,并邀请首都师范大学项目团队进行系统培训,线上线下累计培训六期,学习“繁星计划”课程20余课时,持续提升队伍战斗力。同时,市检察院与市公安局联合出台文件,清晰界定了社工介入涉未成年人案件的工作流程,推动服务走向标准化、规范化。
“三项服务”的成效,在涉困境儿童的司法保护中得到了集中体现。在五莲检察院办理的一起案件中,被害人的三名未成年子女沦为“事实无人抚养”的困境儿童,生活陷入绝境。依托日照市检察院建立的“涉案孤困儿童一体化保护救助机制”,五莲县检察院未检部门迅速行动,将线索移送控申部门,并联合司法社工等多方力量紧急介入。
市县两级检察院启动司法救助“绿色通道”,快速发放司法救助金7.5万元;同时,联动县慈善总会筹集社会救助资金1.5万元,并协助落实每人每月1954元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解了燃眉之急。更为关键的是,检察机关依法支持起诉,成功将三名儿童的监护权变更至五莲县民政局,由政府兜底监护,孩子们被妥善安置进日照市儿童福利院。在整个过程中,司法社工深度参与,为深受创伤的三兄妹量身定制心理疏导方案,持续开展专业心理干预,帮助他们平复恐惧、重建安全感。
这个案例,生动诠释了司法社工在链接资源、精准帮扶、心理重建、助力落实国家监护等方面的专业价值,是日照未成年人司法社会工作体系化、专业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正如日照市检察院检察长商振华所说:“我们要织密未成年人综合保护网络,努力实现预防犯罪前端发力、权益保障中端支撑、回归社会后端稳固,切实将‘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落到实处,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法治蓝天,托举他们向阳而生、绽放光芒。”(山东省日照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