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10月1日清晨6时,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民警杨阳和同事们已完成对城区解放路商圈第一轮巡逻。该商圈聚集了136个专业批发市场,他们穿梭在车水马龙间,全力守护着商圈的治安稳定。
	 
	    在临沂,这样的巡防已成常态,巡逻中现场处置警情占比达87.78%。临沂这座兼具繁华商业与广袤山水的城市,正通过智慧巡防,让平安变得可见、可触、可感。
	 
	    整合资源实现快速响应
	 
	    “各巡逻单元注意,北城新区出现可疑情况,请就近警力前往查看。”10月20日,在临沂市公安局情指中心,值班长刘健正通过可视化指挥系统调度警力。
	 
	    临沂公安机关整合全市公共视频监控、智能前端感知设备等资源,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可视化指挥系统自动预警,指挥员可“一键调度”就近警力前往处置。
	 
	    临沂公安机关通过警情热力图,将巡防力量精准投放到案件高发时段与区域,以科技赋能助力警务工作从“事后处置”转向“事前预警”。
	 
	    今年6月,临沂市公安局增设“解放路警城联动工作站”,特巡警支队牵头派出所、交警、城管等警种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值守。截至10月11日,解放路商圈寻衅滋事类案件同比下降37.5%。
	 
	    驻守主城区的临沂市公安局兰山分局联合城区5个分局的特巡警大队,共同建立联勤协作机制,形成“快速响应、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在全市范围内,临沂公安机关已与14个职能部门组成常态化巡防共同体,推动社会治安持续向好。
	 
	    “空中鹰眼”增强巡防效能
	 
	    临沂不仅是“中国市场名城”,更有1.72万平方公里由大山大河构成的复杂地形。巡防体系既要守护城市的繁华,又要延伸至乡村的角角落落。为此,临沂公安机关布建“5分钟空中警务圈”,致力于打造“空地一体、人机协同”巡防体系,目前已新建16处无人机机场、配备409架警用无人机,今年以来累计出动1780余架次。
	 
	    今年4月,一场山林搜捕在沂南县展开。当犯罪嫌疑人以为从城区躲进深山就能逃脱时,警用无人机的红外热成像镜头早已锁定他的位置。仅用2小时,这名涉嫌故意伤害的犯罪嫌疑人就被警方抓获。
	 
	    “无人机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方式。”临沂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务航空大队大队长张彬说,一架警用无人机单次飞行10分钟即可覆盖5平方公里,效率是传统巡防的3倍以上。临沂水系发达,每年都有群众落水,警用无人机通过对全域水域开展巡逻,既能喊话提醒靠近危险水域的群众,又能对落水者先行空投救生圈,今年以来已挽救多名落水者的生命。
	 
	    警民同心筑牢共治防线
	 
	    临沂公安机关推行“有警出警、无警巡逻”模式,民警辅警屯警街面、动中备勤,主动排查发现街面各类矛盾纠纷、风险隐患,“零距离”服务群众,不仅高效处置多起突发案件,还帮助了大量有需求的群众。今年以来,临沂公安日均接受群众求助300余起。
	 
	    在沂蒙这片红色土地上,越来越多的群众主动参与到社会治安协同共治中:在郯城县,快递员、滴滴司机成为“古郯哨兵”;在蒙阴县,“崮乡义警”成为维护社会治安的重要力量;在临沭县,“平安合伙人”机制让平安建设稳步推进;在沂南县马牧池乡,由村民组成的“红嫂调解队”,积极参与矛盾纠纷化解,成为乡村治理的重要力量。
	 
	    如今,从街面警务站到低空无人机,从民警的脚步到数据流动的轨迹,不眠的警灯照亮着老区现代化治理的温暖路径,谱写着平安和谐的动人乐章。(山东省临沂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