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多亏社区民警平时宣传得多,要不然我辛辛苦苦存的钱就要被骗光了。”7月12日,山东省聊城市东昌府区居民张女士接到一冒充公检法的电话,对方谎称刘女士涉嫌洗钱等违法行为,要求其配合调查并按照要求操作转账。张女士正准备转账时,突然想起民警进小区宣传的反诈知识,她反应过来后停止转账并主动报警。
这惊险又暖心的一幕,正是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分局创新反诈宣传思路的成果缩影。今年以来,东昌府分局紧紧围绕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工作,积极创新宣传思路,拓宽宣传渠道,以“精准宣防、群防群治”为基础,扎实开展多层次、全覆盖、无死角的反电诈宣防教育行动,提升了群众对电信网络诈骗辨别和防范能力,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
压实宣传责任凝聚反诈合力
东昌府分局不断创新顶层设计,谋划全区反诈整体布局,通过树牢党政同责、抓实部门责任、动真碰硬考评的工作举措,切实增强打击治理电诈工作的全局性和整体性。1月,牵头成立反诈联席办公室,明确工作职责,突出宣传重点,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加强督导检查,全面统筹、推动全区反诈宣传、防治工作。
东昌府分局创新宣传方式,牵头组织各乡镇、街道办事处领导干部、社区书记、网格员、重点单位负责人、社会工作者等人员进行座谈,强化各部门、单位反诈工作责任意识,对宣防举措不到位、推进情况不理想的单位点名通报、立整立改。此外,加大奖惩力度,对落实反诈宣传到位、辖区内无发案的单位予以通报奖励,对未尽到相关宣传责任义务的单位分级问责,责令整改提升,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反诈宣传工作不留死角。
创新宣传途径营造反诈浓厚氛围
东昌府分局在拓宽宣传渠道中,以政府、公安为主导,镇街、社区等部门共同参与,发动各方力量开展联动宣传。线下组织集中宣讲,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确保反诈宣传内容快速扩散到各单位和各基层组织。线上鼓励督促各单位发布反诈宣传视频、稿件,增强公众的风险意识和辨别能力,提高宣传感召效应。今年以来,东昌府分局创新宣传方式,充分利用微信、短视频平台等网络媒体,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警惕网络刷单、网络贷款、冒充领导(熟人)等电信诈骗行为,真正让反电诈工作深入人心。
在全区每个社区(村)设立反诈宣传点,通过喇叭普及电信网络诈骗特征及典型案例,力求实现“宣传一个,影响一家,带动一片”的良好效果。针对电信诈骗案件高发的社区、村庄,通过拉横幅、设置标语的方式进行警示教育,实现辖区宣传覆盖率100%。此外,东昌府分局在辖区打造特色反诈宣传专区,全面揭露诈骗手法,增强防骗宣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使宣传内容更加丰富,群众更易接受和吸收。
聚焦宣传重点增强反诈实效
东昌府分局紧抓“线下”这条线,在防骗宣防上创新发力,筑起了一道道坚实的“反诈防火墙”。工作中,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组织警力、网格员、公益岗、志警等力量走进企业、超市、医院、餐饮等行业,以发放传单、张贴宣传页等方式,“面对面”开展防骗宣传,大力推广“国家反诈中心”App,增强员工对电信网络诈骗的防范意识。
为进一步加强警校协作,东昌府分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方式,深入辖区中小学、高校开展反诈宣传进校园活动,共同学习研究反诈知识,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和自我保护能力。截至目前,东昌府分局组织民警走进校园开展反诈宣传150余次。
针对老年人、务工人员防范诈骗意识较为薄弱的现状,结合阶段性易高发的案件类型和特点,加大宣传的频度、力度和新鲜度,提高宣传的覆盖面和接受度。今年以来,反诈中心民警先后到市运输服务中心对出租车、网约车从业人员进行宣防教育,提升他们的防范意识,避免间接成为电诈分子的“工具人”。同时,反诈民警引导从业人员将防诈反诈知识渗透在平时的工作中,运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让从业人员更乐于主动接受,从而真正达到反诈宣传效果,切实营造“全民反诈、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山东省聊城市公安局东昌府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