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巨野公安:织密校园“防护网” 筑牢平安“开学线”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威海市公安局:以“警”守景 护航暑期“安心游”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张书源)盛夏的威海,碧海蓝天相映成趣,刘公岛码头游人如织,海滨步道笑语喧扬。在这片热闹的景致中,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环翠分局环翠水上派出所的民辅警们身着藏蓝警服,穿梭在人潮里、坚守在岗位上。他们以“景中有警、警在景安”为目标,用推动警力前置、服务前移,织就一张覆盖全辖区的夏季旅游“平安网”,让每一位游客都能在千里山海间安心畅游。
 
    警力前置,下好保障“先手棋”
 
    “每年夏天都是硬仗,必须提前把功课做足。”环翠水上派出所所长赵阳指着墙上的辖区地图介绍,早在旅游旺季到来前一个月,所里就启动了“备战模式”。专题会议上,民警们逐字逐句梳理风险清单——从刘公岛码头的大客流疏散,到海滨公园的突发纠纷处置,再到热门景点的安全管控,每一项都标注着往年数据与今年预判。
 
    他们联动文旅、城管、消防、交警等8个部门,敲定“一点一策”应急预案:游客量超2万人时启动单向循环通道,突遇暴雨时开放3处临时避雨点,甚至连救生设备的摆放位置都精确到米。“景区警长”李健每天清晨8点就带着辅警下沉码头,“我们既是安全员,也是服务员,游客有需要,转身就能找到我们,将警务服务延伸到游客触手可及之处。”
 
    科学管控,织密联防“同心圆”
 
    清晨5点,巡逻车的灯光划破海面薄雾;深夜11点,监控室的屏幕仍闪烁着客流数据——这是环翠水上派出所夏季的常态。
 
    他们创新“步巡+车巡+技巡”模式,实行“潮汐式布警”。组织民辅警对商超、餐饮、码头、公园等重点区域开展全天候巡逻,动态掌握人流变化,在客流高峰时段增派警力驻守关键点位,发动保安、导游、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参与景区巡逻、游客引导和秩序维护,形成"人人都是安全员"的共建氛围。入夏以来,累计出动警力1500余人次、警车320余辆次,联动社会力量3000余人次,打造“动静结合、整体联动”的巡防网络。
 
    “8月15日那天,刘公岛码头日均客流量突破2万人,我们10分钟内就增派了5名警力驻守检票口。”据该所教导员刘明亮回忆,当时他们与景区保安、志愿者组成人墙,引导游客分批次检票,原本可能出现的拥堵在半小时内就恢复了秩序。同时,他们还联合多部门建立风险联排、食品联检、纠纷联调、犯罪联打机制,将单一管理转化为多元共治,让安全防线更加立体。
 
    温情服务,擦亮警务“新名片”
 
    “警察同志,孩子找不到妈妈了!”“我的钱包好像落在船上了!”夏季旅游中,游客求助类警情占比过半,为此该所推出“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与便民服务:在景区警务室、临时执勤点配备饮水机、急救包、充电设备等便民设施,民辅警“面对面”为游客提供咨询、寻物、救助等服务。
 
    针对游客常见的“排队纠纷”“物品遗失”“走失寻人”等问题,专职调解员与民警联动,确保“小事现场办、急事马上办、纠纷不过夜”。今年以来,环翠水上派出所已成功调解涉旅矛盾纠纷167起,受理群众求助535件——帮独自乘船离岛的儿童找到家人、为丢失钱包的游客快速找回证件、引导大客流有序购票避免争吵……这些点滴付出,让“警蓝”成为游客心中最温暖的底色。
 
    警民同心,筑牢防骗“平安盾”
 
    “阿姨,如果最近有人冒充客服要给您网购退款,千万别点陌生链接!”“大叔,凡是自称公检法说您涉案,要求转账到‘安全账户’的,都是诈骗!”在执勤间隙,民警们化身“反诈宣传员”,将候船大厅、海滨步道变为“移动课堂”。他们向排队候船的游客发放图文并茂的反诈手册,结合近期发生的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高发电诈骗局的特点,并现场指导游客下载注册“国家反诈中心”APP。
 
    “本来等着乘船有点无聊,没想到还能学到防骗知识!”带着孩子准备去刘公岛游玩的李女士表示,民警提醒她警惕“低价一日游”“AI换脸,冒充老师收培训费”等暑期常见骗局,让她避免了可能的损失。据统计,入夏以来,共发放资料8000余份,覆盖游客2万余人,辖区涉旅诈骗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62%。(山东省威海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