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今年以来,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实主动警务、智慧警务,优化工作运行机制,通过党建引领、部门协同、数据赋能“三维融合”,不断提升公安新质战斗力,着力打造社会共治“样板间”。
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共治合力。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创新,济宁市中公安全面打造东南华城警务站,以区域党建联合体为纽带,联动街道、社区等部门,组建党员先锋队,设立示范岗,亮身份,亮承诺,初步实现“主题党日+”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通过“红色网格”把守护平安、服务群众的触角延伸到社区末梢,有效实现治理力量从“单兵作战”到“协同作战”的转变,凝聚起共建共治共享的合力,让社会治理既有温度又有力度。
坚持部门协同,破解治理难题。以“多网融合”机制为核心,落实力量融合、职能融入、机制融优“三融”措施,最大限度打破部门壁垒、压实责任链条、释放治理效能。整合公安、街道、社区、城管、司法等多方力量,特警大队20名特警、观音阁派出所4名社区民辅警、7名街道工作人员轮流入驻,为联合开展社会治理工作奠定坚实人员保障。针对片区治安较为复杂的特点,大力推行联宣、联巡、联查、联调的动态模式,传递安防常识、压降案件发生、消除风险隐患、化解矛盾纠纷,实现源头治理、精准治理。今年1至4月,东南华城片区的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53.45%。
坚持数据赋能,重塑防控体系。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济宁市中公安立足东南华城警务站指挥调度室,充分融合无人机巡航、天网监控、AI分析等科技方式,与街面警力遥相呼应、相得益彰,积极构建“空地一体化”治安防控体系。驻站警力实时采集警情、案件相关资料,形成信息库,全力筑牢“数据感知-智能研判-精准处置”闭环,切实提升“小案快办、赃物速追”的能力。1至4月,驻站小案侦防专业队破案数同比提升46.1%,有力推动警务模式从“人海战术”向“数据驱动”转型,为广大百姓擎起一片平安和谐的天空。(山东省济宁市公安局市中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