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公安局先后两次荣获“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这一荣誉的取得,核心在于沂水公安创新打造并深入实践的“四全”工作法,通过全流程规范执法、全领域合成作战、全要素智能办案、全时空闭环监督的系统性革新,持续深耕执法规范化建设,显著提升了民警的执法质效和执法公信力。
全流程规范执法:铸就执法安全基石
“这不仅仅是办案场所,这里更构建起高效协同的执法规范化新架构。”沂水县公安局执法办案管理中心民警介绍,中心与看守所、拘留所、武警中队深度融合,形成功能完备的执法综合体。六大功能区集成办案、案管、涉案财物管理等职能,依托智能化系统,案件从入区登记到物证管理的全流程实现无死角闭环管理。关键环节一旦遗漏,系统将自动终止运行,确保规范刚性落地。
规范的生命力更在于动态优化。该局将规范执法作为全局首要任务,成立由局长任组长的执法监督委员会,严细执法标准,完善责任体系。今年上半年,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或诉讼被撤销案件,印证了制度建设的显著成效。每月初的案卷交叉评查则成为淬炼执法能力的熔炉,各办案单位通过互评精准查找问题,法制大队跟进针对性培训,依托“鲁警e法通”及微信群课堂,35名民警通过轮岗学习、线上研讨持续提升实战素养。从硬件支撑到能力锻造,沂水公安让规范执法真正成为不可逾越的生命线。
全领域合成作战:凝聚攻坚克难的铁拳
2024年9月,一宗案值458万元的假药案成功告破。面对主犯“零口供”困局,该局亮出合成作战的制胜法宝。法制民警全程前置介入,为取证程序精准护航;办案民警紧盯资金链、供应链综合研判,确保证据链环环相扣。“多警种联合、合法取证、证据闭环、程序严谨是我们的决胜关键。”办案负责人周晓道出破案真谛。此案打掉犯罪团伙1个、捣毁窝点21处,正是全领域合成作战的一次雷霆亮剑。
合成之力源于机制保障。沂水县公安局构建“1+5+X”全领域监督机制,由法制大队牵头,整合督察、信访等多部门力量,通过首接负责、问题倒查、责任追究等方式织密监督网络。近年来,倒查信访案件32起,整改隐患58条,执法投诉大幅度下降。监督的协同,如同为执法利剑锻造出精准的刻度,让每一次出击都稳、准、有力。
全要素智能执法:数据赋能法治新生态
在沂水县公安局的执法生态中,科技是穿透迷雾的“鹰眼”。该局运用“大数据+执法监督”理念,升级整合办案中心管理系统,构建执法动态感知体系。智能笔录、远程提讯等技术的广泛应用,实现对警情、案件、人员、财物等核心要素的智能监管,大幅节约警力资源。这套智能体系不仅在规范内部执法中大显身手,更在守护群众“钱袋子”的实战中锋芒毕现。
今年7月的一起黄金诈骗拦截工作中,生动体现了全要素智能作战的作用。当民警工作中发现沂水籍王女士可能受骗的关键信息后,智能预警系统瞬间激活。民警虽遭遇当事人激烈抗拒,但依托数据平台快速关联其亲属信息、潜在风险等,精准锁定“寄快递”这一异常举动。在快递即将发往外地的关键节点,民警通过物流数据实时追踪,成功拦截内含174克黄金的包裹。从跨省预警信息接入,到亲属关系链核查,再到物流数据精准定位,全要素智能联动实现了对诈骗链条的致命一击。
全时空闭环监督:织密规范运行的天网
沂水县公安局的监督如影随形,覆盖执法时空的每一处角落。“日巡查、月会诊、季评比”机制高效运转:每日警情巡查并实时推送预警;每月交叉会诊案件对问题全面梳理;每季度评查对办案单位动态排名,形成“巡查-整改-督导-问责”的完整责任闭环。
数字督察中心是这张天网的智慧中枢。中心融合视频感知、实战应用及数据建模三大体系:1200余路重点区域监控与40余个智能识别模型,实现24小时自动预警;整合多平台数据资源,对执法实战全流程覆盖;30个自建预警模型精准筛查线索3000余条。真正实现了监督无时不在、效能无处不在。
从筑牢法治根基到打造高效执法中枢,从铁案攻坚到闭环监督,“四全工作法”在阳光下刻写着法治公安的深度与温度。沂水公安以“绣花功夫”深耕规范执法,让每一次执法都经得起检验,每一次服务都浸润着为民初心,为守护沂蒙热土的安宁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