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巨野公安组织开展“爱山东”APP宣传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公安 > » 正文

山东平原公安局:立足当“夏” 全力筑牢平安屏障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连日来,平原县域持续高温与强降雨天气交替出现,群众出行、生产生活安全面临多重考验。山东省平原县公安局立足县域实际,科学部署警力,做强主战主防,强化隐患排查,用汗水诠释责任,用脚步丈量平安,以行动守护民生,以立体化防控体系,在烈日下筑起一道守护百姓安宁的坚实屏障。
 
    织密“防护网”点亮“平安灯”
 
    夏季,随着夜间经济持续升温,各类治安隐患也随之而来。为有效应对夏季治安特点,平原县公安局全面启动“警灯常亮”工程,通过“车巡+步巡+视频巡+无人机”等的新质立体化防控模式,全力守护群众夏日安全。科学调整巡逻勤务模式,每日投入足够警力,采取“定点驻守+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并充分发挥无人机高空巡航视野宽广、灵活迅速、布控精准等优势特点,重点加强对烧烤摊、夜市、广场、KTV等人员密集场所的鸟瞰巡逻防控。其中,交警、巡特警、派出所等所队负责主干道车巡和重点区域步巡,指挥中心则依托“雪亮工程”进行视频巡查,执勤民辅警进行无人机巡逻喊话,形成“地面有警力、空中有监控”的全方位防控格局。针对夏季易发的酒后滋事、盗窃等案件,坚持“警力跟着警情走”,通过大数据分析,梳理出案件高发时段、地段,有针对性地调整巡逻路线和频次。为确保巡逻实效,建立了“1+3+N”联勤机制,民辅警联合社区网格员、治安志愿者共同开展巡逻防控。在城区设置夜间警务站,配备急救箱、防暑药品等便民设施,既提高了见警率,又方便了群众求助。科技赋能,提升巡逻防控效能,实现“巡逻即录入、现场即处置”。依托“智慧警务”平台,对重点区域进行人流分析,实时调整警力部署,大大提升了处警效率。让“警灯常亮”真正成为群众心中的“平安灯”,为全县的“烟火气”装上“安全阀”。
 
    雷霆“出重拳”打响“攻坚战”
 
    7月9日2时许,龙门派出所民辅警联合群防群治力量在夜间巡防过程中,发现两名男子在路边车辆旁徘徊,行迹十分可疑。民辅警凭借丰富的经验,判断两人有粘贴涉诈引流“小广告”嫌疑,警民合力对两名嫌疑人实施合围控制。经初步审讯,二人对违法行为供认不讳。
 
    平原县公安局紧盯夏季犯罪特点,以“零容忍”态度向违法犯罪发起凌厉攻势。重点打击盗窃、诈骗、打架斗殴等夏季高发犯罪,全力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组织刑侦、治安、网安等部门对近三年夏季警情进行深度研判,梳理出三类重点打击对象:一是针对夜市、商场等场所的扒窃、盗窃电动自行车等侵财犯罪;二是利用暑期学生兼职、网络购物等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三是酒后滋事、聚众斗殴等扰乱公共秩序案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类一策”打击方案,确保打准打狠。快侦快破,建立“三快”工作机制。为提升打击效能,创新建立快处警、快侦查、快追赃“快侦快破”机制。实行“1、3、5分”快速反应机制,组建专业打击队,对重大案件综合运用视频侦查、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力争24小时内锁定嫌疑人,并且快破必快追赃,全力守护当“夏”安宁。
 
    强化“全警宣”筑牢“安防线”
 
    “咱老百姓挣个钱不容易,咱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钱,别上当,别受骗……千万不要将个人信息、银行卡、验证码等告诉陌生人……”7月3日,王杲铺派出所到集市开展反电诈宣传活动。民警通过向居民发放宣传材料、为群众现场讲解电信诈骗的危害等形式,向赶集群众宣传讲解常见的电信网络诈骗类型和特点。
 
    加强巡防宣传。在夏季夜间纳凉区域、烧烤摊等人员聚集多的区域,向群众面对面宣传防火、防溺水、养老诈骗、电信网络诈骗等各类违法犯罪常见类型和惯用手法,在棋牌室等各类娱乐场所进行拒黄赌毒宣传,宣传黄赌毒危害及相关法律条例,在夜市、烧烤摊等地点进行拒酒醉驾宣传宣讲,提升广大群众的安全防范和遵纪守法意识。加强重点宣传,以未成年人、老人、妇女等易受害群体为重点,通过群众“看得见、容易懂、记得住”的方式,深入开展“九防”(防火、防盗、防骗、防毒、防矛盾纠纷、防治安灾害事故、防性侵、防溺水、防犬只伤人)宣传,切实提高群众自身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整合资源宣传。积极借助社区网格群、微信群、朋友圈等线上网络载体,实时向辖区群众发布防范知识、预警播报,并及时更新发布各类典型案例,同频发力,切实提高宣传受众面、影响力。(山东省平原县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