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日,山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直属分局候机楼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该所执法质量考评三年连续攀升,群众满意度达98%。这支平均年龄31.7岁的年轻队伍,如何筑法治之基、守好云端安全?让我们来解锁他们的成长密码。
铸魂育警 淬炼“法治尖兵”实力
候机楼派出所将政治建警与法治育警深度融合,探索“支部书记领学促治、全警研学强基、个人自学提质”的“三学联动”模式。
在候机楼派出所荣誉墙上,7本警务数据分析建模证书诉说着科技赋能的故事。该所依托警地信息资源,系统分析历年来未成年人异常出行警情记录,区分离家出走、被拐骗等类别,建立未成年人异常出行大数据预警模型。民警通过数据碰撞精准识别风险,累计将15名离家出走的未成年人成功劝返回到监护人身边。一位母亲在感谢信中写道:“机场公安民警不仅守护机场安全,更守护了万家灯火。”
“我们每周开设‘微课堂’分析执法难点,每月更新‘案例库’剖析典型问题,每季度组织模拟法庭实战演练。”候机楼派出所所长陈淦介绍。这种“沉浸式”学习,让治安管理处罚法、民用航空安全保卫条例等专业法规从“纸上条文”变成了民警的“肌肉记忆”。
纾困解难 传递“云端服务”温度
针对老年旅客等特殊群体,候机楼派出所积极探索“科技适老”服务新路径,对不会操作临时身份证明自助办理终端的老年人,安排专人“一对一”现场协助、全程指导;为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开出纸质临时乘机证明。针对老年旅客易遗失物品的特点,候机楼派出所建立“提醒+守护”服务模式,在值机柜台、安检口设置易拉宝展板,用醒目标语进行提示,智能巡逻机器人在候机区循环播报“长辈们看这里,背包手机要拿稳”的温馨提示。针对已发生物品遗失的情况,设立“老年旅客物品遗失快速处置岗”,指派经验丰富的民警专线受理。民警一边安抚老人情绪,一边快速联动查询,帮助老人寻找失物。候机楼派出所还为无人陪伴儿童航空出行建立“绿色通道”,依托“空港义警”等群防群治力量,共同参与未成年人航空出行安全保护工作。
打击治理 筑牢“平安民航”防线
面对民航安全新挑战,候机楼派出所积极构建“空地协同、数据赋能”立体防控体系。
候机楼派出所与机场、海关、边检、空警等单位签订执法协作备忘录,明确了5类常见“机闹”行为的处置流程和动作规范,研发“狭小空间控制”等战术课程,开展实战演练18次。
候机楼派出所与上海、昆明、大连等地机场公安机关签订警务合作协议,开展警务协同处置。与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让执法协作更具深度。针对涉民航案件专业性强的特点,派出所联合律师事务所组建“航空法务智囊团”,先后稳妥处置疑难案事件30余起,取得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山东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直属分局候机楼派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