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进入炎热夏季,群众涉水活动增多,溺水事故进入高发期。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以下简称“开发区分局”)全面开展涉水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同步强化防溺水宣传教育,全力构筑防溺水安全屏障。
强化区域巡防
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水系发达,分布着多个淡水湖公园和河流,既是湿地生态的重要要素,也是居民纳凉、孩童玩耍的好去处,却暗藏安全隐患。为此,开发区分局根据实际建立水域档案,对辖区内河流、人工湖等水域登记造册,明确标记责任单位,结合“生态警长”职责,分工确定分片包联民警,将重点水域巡查纳入日常生态巡防路线。
针对水域分布特点,开发区分局加强对垂钓点、无人监管水域的巡逻管控,尤其在午后、傍晚等溺水高发时段增加巡逻频次。他们重点检查河湖边警示标识、防护设施、救援设备等是否完善,逐一排查风险隐患,做到早发现、早干预,全力压降溺水事故发生;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以“公安提示函”推送主责部门,并发布安全提示。入夏以来,他们已排查各类涉水区域15处,增设警示标识6个,为预防溺水事故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野泳”等问题,开发区分局专门成立由“生态警长”牵头,义警、网格员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的劝导提醒小组,在“野泳”高发水域加强巡防提示,及时提醒游泳爱好者注意安全、远离危险水域。
此外,开发区分局不断加大水上救援装备投入,为各沿海、沿湖、沿河派出所接处警车辆更新配齐救生衣、救生圈、救生绳等应急救援设备,并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救援装备性能完好。
完善应急处置
“暑期马上到了,我们一定要做好工作,避免学生溺水事故发生。”6月23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城街道金水社区社警联席周例会上,社区民警贺传勇就夏季防溺水工作提出建议,呼吁社区发挥群防队伍优势,由老党员、网格员和热心居民担任“防溺水监督员”,建立“水域安全互助微信群”,协助开展安全防范工作。
开发区分局建立高效联动机制,全面强化社会治安协同共治能力,持续提升基层风险隐患防范水平。他们结合夏季治安特点,与应急管理局、教育局等部门联合成立联动工作小组,完善应急处置流程机制,形成“1+1>2”的工作合力,确保溺水险情发生时能够快速响应、科学施救。同时,开发区分局定期邀请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对各派出所民警辅警开展专业技能培训,组织应急救护实战演练,实现一线警力溺水警情处置、水上救援、应急救护课程培训全覆盖。
开展宣传教育
“小朋友们要牢记,游泳时必须有成年人看护,严禁独自在河边、池塘、水库等无安全保障的水域洗澡、游泳、戏水!”6月20日,开发区分局胜利派出所社区民警冯在斌以法治副校长身份,在暑假来临前为东营市东营区丽景小学学生讲授了一堂生动的防溺水安全教育课。课堂上,民警通过趣味问答、情景模拟演练、防溺水手势舞等互动形式,对溺水事故辨别、自救方法、易发生溺水地点、野外水域危险性等进行讲解。
开发区分局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理念,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防溺水宣传,增强辖区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的安全防范意识,从源头上减少溺水事故发生。一方面,针对低龄学生群体,开发区17名法治副校长联合教育部门,将防溺水教育纳入中小学安全教育必修课程,定期开展专题讲座;另一方面,社区民警深入社区、农村、企业等场所开展精准宣传,通过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设置宣传展板、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引导群众树立安全意识、自觉远离危险水域。
此外,开发区分局充分发挥新媒体平台传播优势,发布防溺水安全提示信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普及防溺水知识,有效提高宣传覆盖面和社会影响力。入夏以来,累计开展防溺水宣传活动24次,发放宣传资料10余万份,覆盖群众16万人次。(山东省东营市公安局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