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坚守阵地泰山之巅默奉献
坚守,不是说一句话那么简单,也不是轻松而过那么轻松。
海拔1545米高的泰山之巅,夏季云雾缭绕,潮气袭人,即使在炎炎夏日,也要用电热毯烘干潮湿的被褥。冬季寒风刺骨,最冷达到-29 度,鸡蛋能冻成弹力球,无论穿多少层衣服,寒风也能刺进骨头里。“现在条件好了,室内有了电热风。”已经在泰山极顶驻守11个年头的派出所所长张连波,对现在的条件一脸的满足。即便如此,民警夜间值守、巡逻仍要穿上厚厚的棉衣。山上昼夜温差大,湿度也大,所里几乎所有人都有关节炎、风湿病,发病时关节酸痛难忍,最怕吹风受凉,但面对艰苦的环境,他们从不抱怨,扎根岱顶数年如一日,出警巡逻始终冲锋在前。
每年春节期间,不少香客都选择此时登泰山祈福,除夕夜在山顶上度过已成为每位民警的一种习惯。 29岁的苏磊是岱顶派出所最年轻的民警,孩子不满一岁,为了保卫泰山景区春节期间的安全,每年他都会放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在山上和同事们一起战斗,维护泰山之巅的和谐安全。“虽然内心觉得亏欠家人太多,但是能够为游客的安全提供保障,我感到无比荣耀。”苏磊说。
扎根岱顶 泰山之巅守护平安
每天的第一缕阳光总是被人们赋予美好意义,泰山观日就成了游客们的一种追求,一种向往。而对于张连波和他的同事们来说,维护观日出时的秩序和安全,则是一种守护,一种责任。
4月28日4时30分,当大多数人还沉浸在梦乡的时候,张连波带领四名民警像往常一样已早早在派出所门口列队集结,他们将步行至每早观日出游客最为集中的玉皇顶,维护那里的秩序与安全。张连波带领民警在人流中穿梭,并不时提醒匆忙赶路的游客注意安全。
“岱顶区域观日出后人流易发生对冲,做好秩序维护是重中之重。当游客达到警戒数量时,我们会采取分批放行、路线分流等措施,将大股人流导为多路分流,坚决防止发生拥挤、踩踏事故。”张连波边招呼着过往游客边向记者介绍。
一个多小时后游客陆续从玉皇顶散去,乘缆车上山的游客也陆续到达,民警们一天的执勤工作全面展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周而复始,没有怨言,只有忠诚和坚守。
岱顶景点多,游客集中,易发生游客因游玩、排队、购物引起的纠纷。为方便游客旅行,提高行程体验满意度,岱顶派出所深化“调解式”执法,靠前一步,主动作为,依托驻山单位、 经营业户,在辖区沿途设置“纠纷调解室”,在维护游客合法权益的前提下,快速高效处置旅游治安纠纷,尽可能地减少对游客行程的影响,受到各地游客高度评评价。
泰山盘山道陡峭难行,特别是遇到恶劣天气,更是寸步难行。对于岱顶派出所的民警来说,遇到突发警情、游客求助,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他们都会勇往直前。
2012年夏的一天下午,派出所值班室接到分局指挥中心电话称,一名河南籍女游客在十八盘处突发心脏病需要紧急救护。接到电话后张连波心里一紧,十八盘地势陡峭,加之遭遇雷雨,沿途还要经过雷区,救援难度可想而知。
“出警最不想遇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当时雷雨交加,盘山台阶已经被湍急而下的雨水淹没,警情就是命令,容不得半点迟疑,我迅速带着几名民警和红十字救援队的队员,携带急救物品向女子所在的位置赶去。”张连波回忆道。爬过泰山的人都知道,十八盘是泰山最为陡峭的地方,即使不负重在身,也极难行走,如果遇到下雨天,台阶湿滑,在十八盘的台阶上行走就更加艰难。
“ 道路湿滑,台阶几乎被雨水淹没,我们一行人摸索着往出事地点赶去,更危险的是此处还存在雷区。”张连波说,“每一次救援都要和时间赛跑,哪怕前面有不可预知的危险,但是为了每一名游客,我们不会退缩。”就这样,他带领着急救队员们一步一个台阶,克服暴雨和道路湿滑的困难,以最快的速度赶到患病女游客身边,给她吃上急救药、吸上氧气,待其病情平稳后,又搀扶着女游客,经过两个小时的跋涉,将她送到了中天门停车场等待的120救护车上。确定女子安全后,张连波一行又冒着大雨和夜色,重新爬过十八盘,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到所里吃上早已凉透的晚饭。
这只是张连波和他的同事们众多救助事例中的一件。为保障游客安全,岱顶派出所还与各部门单位、经营业主建立了执法联动机制,形成“快速联动、一呼百应”的防控网。“我们有个200 多人的联动微信群,只要一有紧急情况,在群里一发布,所有人就都知道了,既方便又快捷。”派出所副所长张勇告诉记者。
甘于寂寞 泰山之巅铸就丰碑
在岱顶,接处警和旅游秩序维护是岱顶派出所的主要职责。从朝阳洞到玉皇顶共有台阶2893个,这里是景区游客最集中的地区,也是巡逻的重点地带。因为没有交通工具,民警巡逻只能靠双腿,值班时每天步行三四万步是家常便饭。他们每天巡逻 5趟,至少上下台阶29000 个。民警穿的最费的就是鞋子,平均两三个月就得换一双。穿皮鞋更不行,穿不到几天鞋底就折坏了。没办法,经特批,他们穿上了黑色旅游鞋。
日常工作中,岱顶派出所遇到最多的是救助受伤的游客,因为山上很多地方没有路标,受伤游客很难说清具体位置,这就给救援带来很大的难度。为此,民警们发挥聪明才智踏遍了辖区的峰峦沟壑,绘制了一册救助图,图上将石碑、石刻、有标识编号的古树1743棵都标注出来,只要游客提供一点线索,民警就能很快确定具体位置,救助图成了岱顶民警救助游客的“宝贝”。
去年6月15日,一名游客报警称被困在一处悬崖下面,说不清具体方位。张连波问:“身边有没有什么特征或标记?”过了一会,游客回复称,旁边一棵松树上有E0780 的符号。利用救助图,张连波很快就确定了被困旅客的具体位置,然后迅速出警,用他们的另一件“宝贝”教生绳把他救了出来。“像这样在悬崖峭壁上成功救人,从去年以来已经有20多起。”张连波告诉记者。
采访中,岱顶派出所的民警们都会告诉记者一句话,他们没办过什么大案要案,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驻守在泰山之巅,为游客们提供一些帮助而已。然而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才真正诠释着“泰山安则四海皆安”的深刻寓意。
泰山之巅一道道蓝色的轨迹,一个个救助的事迹,一件件找寻的小事,汇聚在一起,便构筑起比泰山之巅还高的丰碑。(山东省泰安市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