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晨光漫过青岛市平度市崔家集镇的青砖路,熙熙攘攘的集市里,多了一处不一样的“摊位”——红底白字的“进站赶集办实事”横幅下,几位人大代表正忙着摆放小马扎、整理民情记录本。赶集的乡亲们有的拿着自家种的蔬菜想聊聊销路,有的坐下细说路灯不亮的难题....。。喧闹的集市里,这处“摊位”没有叫卖声,却成了最受欢迎的角落,把为民办实事的初心,扎扎实实地落在了烟火气里。
这是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开展代表主题实践的一个缩影,这股温暖的力量已延续十四载:从田间地头的“民情恳谈”,到喧闹集市的“代表摊位”,从社区院落的“难题会诊”,到乡村振兴的“攻坚一线”,平度市人大常委会牵头开展的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始终以“为民”为圆心,用“坚守”作半径,在岁月流转中画出了一张覆盖民生、连接民心的“同心圆”,交出了一份写满获得感的民生答卷。
全员“沉下去”,让代表履职扎根“烟火气”
“以前觉得人大代表离咱远,现在赶个集就能唠上话、办成事,这才是咱老百姓的好代表!”如今,平度的“集市履职”已从“偶尔摆摊”变成“定期驻点”,从“单一答疑”升级为“综合服务”,让人大代表的履职身影,深深扎根在充满烟火气的民生现场。这背后,是平度市人大常委会推动“全员下沉”的扎实举措。
为让代表履职不“悬空”,2012年,平度人大正式启动代表主题实践活动,将驻平四级人大代表编组,每组联系一个村、每名代表联系1—10户家庭,通过“双联”活动方式,将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的“主战场”搬到群众最集中的地方。为更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2022年,平度人大创造性提出了整体开展“进站赶集办实事”活动,组织1500余名驻平四级人大代表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进代表联络站点、进村入户、进街道社区、进厂矿企业、“赶大集”等形式,集中倾听民声民意,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切实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023年,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创新实施了“1+2+N”代表工作体系,为全员开展办实事履职活动打开新路径。2024年,在持续全面开展“进站赶集办实事”主题实践活动基础上,组织开展十项“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实践活动,让代表履职更加有针对性。今年,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创新“1+3+5+N”履职模式,围绕“做人民满意的人大代表”主题,围绕“N个小切口”,将全市人大代表分成13支小分队,开展关爱老年人、健康义诊、志愿服务、普法宣传、助力产业发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全面投入代表主题实践活动中。通过大集日到集市“摆摊”,农忙时去田间“蹲点”,节假日进社区“敲门”,代表们带着《民情记录本》走村入户,把“群众要办的事”变成“自己要抓的事”,真正让履职扎根在烟火气里,让群众感受到“代表就在身边”。如今在平度,四级代表联动,织就了一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民生服务网。
机制“管长远”,让为民服务告别“一阵风”
“没想到反映的问题,3天就有了回音!”谈起人大代表的办事速度,平度市蓼兰镇村民王世斌颇有感触。人大代表赵典明在“摆摊赶大集”履职时,接到群众反映“幸福村文化路路口信号灯闲置太久,存在安全隐患”,当即启动建议快速办理机制,通过“代表建议快速办理通道”上报平度人大,有关负责同志第一时间与政府部门联系,组织代表约见有关部门现场办理,仅用3天时间就完成信号灯安装调试——这样的“平度速度”,源于十四年实践中打磨出的一套“为民服务机制”,快速解决群众“小急难”问题,通过探索实践“短平快”监督方式,把广大代表作为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前沿观察哨”,打造全面覆盖的网格化监督模式,针对代表提交的建议,探索采取“现场调研+建议办理直通车”的方式,切实跑出人大监督“加速度”。
从“一时响应”到“常态长效”,平度人大探索用三项机制筑牢为民根基。一是“选题机制”,平度市人大常委会每年都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群众需求“精准定题”,年年有主题,次次有亮点,确保活动始终踩在群众需求的“点子上”。二是“双联机制”,在常委会领导联系人大代表、代表联系选民常态化基础上,建立健全常委会领导分片联系镇街人大制度,更好地指导促进代表工作。三是“督办机制”,每年人代会闭会后,第一时间将建议转交有关部门办理,明确要求落实每件建议牵头办理的市级领导、主办单位、协办单位,细化办理措施,建立明细台账。第一时间召开人大专题主任会议,研究确定10至20件办理难度大、影响范围广的重点督办建议,通过常委会领导对重点代表建议进行督办,带动建议办理质量整体提升。
实事“办到底”,让民生答卷绘就“新图景”
“办实事不能‘半截子工程’,群众反映的事,不管大小,咱都得盯到有结果、群众满意为止。”这是平度人大代表们常说的一句话。十四年主题实践活动中,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孩子上学路近了”“老人看病方便了”“村里环境变美了”的朴实叙述,让民生答卷既有“温度”又有“深度”。
在“教育提质”的答卷上,平度市人大常委会每年将教育领域问题作为重要监督议题,连续实施跟踪监督,全力筑梦优质教育,确保教育问题持续被关注并推动落实;在“健康守护”的答卷上,代表们提出《关于深化“互联网+护理”服务的建议》,平度市人大常委会第一时间转交建议,并开展一系列督办工作,平度市各医疗集团迅速启动“互联网+护理”新型医疗服务模式,依托“康鸿医护”“众阳系统”精准对接市民多样化、多层次需求,延伸拓展了优质服务资源,让细小服务方便了千家万户,切实满足了群众“病有良医”的殷切期盼;在“环境改善”的答卷上,针对代表们提出的“关于强化口袋公园建设和管理”的意见建议,平度市人大常委会加强统筹协调跟踪督办,推动市政府将口袋公园建设纳入年度实事项目,一年内增建20余处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从愿望变成现实;在“民生保障”答卷上,平度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针对供热问题“点题”,提出“以群众诉求作为人大工作第一信号,将涉及千家万户、关系群众冷暖、体现民生温度、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的冬季供热问题作为重点监督议题,全力解决好群众反映的供热问题”,连续三年组成调研“小分队”,在冬季第一场雪来临之前,组织对全市供热情况开展监督活动,以“供热暖度”提升群众“幸福温度”……
今年以来,平度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赶大集”、进站点家、“小分队”履职、开展视察调研等多种方式,收集意见建议460余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10余件。同时,人大常委会还研究制定人大监督与其他监督贯通协调机制的意见,探索与其他监督主体同题共答、协同发力,共同推动老百姓的各类急难愁盼问题得到及时有效解决。
新修改的代表法指出,要完善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内容形式。十四年时光流转,平度人大代表主题实践活动的主题在变、形式在新,但“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初心始终未改。未来,这份“为民不打烊”的坚守仍将继续,在平度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人大代表的身影会更坚定,民生答卷的底色会更鲜亮。(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