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近年来,山东潍坊高密市人大常委会加快产业、专业代表小组和联络站建设步伐,深化拓展“代表联络站建在产业链上”模式,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汇聚代表专业智慧 提升履职针对性
依托主导产业和聚焦专业领域,组建纺织服装、机械装备、安防用品等6个产业代表小组以及教育、卫生、文学艺术等7个专业代表小组,吸纳具备专业知识、熟悉专业特点的人大代表组成。同时,积极搭建产业和专业代表联络站,定期组织由人大代表、专家学者、职能部门负责人参与的视察调研、研讨交流等活动,充分汇集专业智慧、发挥专业力量。
利用产业(专业)代表联络站、“四码民情通”“代表·局长面对面”等线上线下平台,组织代表小组广泛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建立“双联三结合”制度,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每月联系指导、专门委员会每周联系互动;代表日常学习与专业交流、调研视察与专业建议、履行本职与专业引领相结合,有力保障了代表作用发挥。自产业(专业)代表小组和代表联络站建立以来,高密市人大组织各级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座谈交流等各类活动95次,提出针对性、可操作性高的意见建议136条,为市委决策提供了参考,推动了政府相关工作开展。
发挥代表专业特长 增强履职引领性
深入开展“亮身份、当先锋、作表率”活动,引导人大代表在积极参与代表联络站、代表小组活动,发挥专业优势,在项目建设、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一线展作为、当先锋、作表率。产业集群代表小组先后举办产业前景研讨50余次,提出“加强机械装备核心技术攻关”“延伸纺织绿色印染链条”等意见建议30多项,组织企业参加“中国劳动保护用品交易会”等各类产业展会40多场,开展“问需于企办实事”“人大代表银企对接会”“地产互采”“我为企业组主场”等活动,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230多个。教育代表小组提出“加强地校企合作”建议,推动职业教育蓬勃发展;文学艺术代表小组充分发挥文化品牌效应,引导传统文化向基层一线扎根;农业农村代表小组提出“加快‘家庭农场’规范发展”建议,助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在产业(专业)代表小组的带动下,各行各业人大代表积极投身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有效丰富和拓展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高密实践。 (山东潍坊高密市人大常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