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高密司法局开展“法润凤城 护航未来”巡回法治宣讲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东明县司法局携“东明经验”亮相全省社区矫正工作培训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9月8日至11日,山东省社区矫正工作培训班在枣庄市举办。菏泽东明县司法局作为全市唯一县级代表,以“机制创新筑根基品牌赋能促矫正”为主题,从五大维度系统介绍了东明县社区矫正工作的创新实践与成效,向全省推广“东明经验”。
 
    近年来,东明县司法局紧扣“机制建体系、队伍强能力、科技提效能、品牌树标杆”工作主线,在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矫正中心、监管手段及品牌打造等领域实现系统性突破。
 
    机制创新构建协同治理体系
 
    东明县司法局首创“三维联动”工作机制,构建权责明晰、协同高效的矫正工作格局。在检司联动层面,在菏泽率先设立派驻检察官办公室,打造“伴随式”法律监督模式,形成“检察监督+司法行政”双轮驱动模式,有效防范化解社区矫正风险隐患。在部门联动层面,充分发挥社区矫正委员会统筹作用,整合司法、检察、公安等多方力量,推动形成协同高效的治理格局,教育矫治水平显著提升。在监地联动层面,常态化召开监地衔接座谈会,建立健全监地联合帮教机制,推动监地对接无缝化、帮教服务亲情化,既提升服刑人员改造质量,又切实降低刑满释放人员再犯罪率。
 
    队伍建设夯实监管执法基础
 
    以“司法行政干警为主、司法协理员与社会力量为辅”为核心架构,系统优化队伍配置。东明县司法局通过公开招聘45名司法协理员充实基层力量,建立“季度培训+实务练兵”能力提升机制,整合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协同格局,与县心理学会深度合作,开展“心灵重焕”帮扶项目,吸纳退休干部、律师、社工等组建志愿者团队,常态化开展普法教育、纠纷调解、生活帮扶,形成“专业力量主导、社会力量补充”的工作格局,推动矫正工作专业水平持续提升。
 
    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矫正样板
 
    东明县司法局推进800平方米标准化社区矫正中心建设,实现矫正业务“一站式受理、全流程办理”,大幅提升服务效率。采用“app打卡+手机定位+电子手环”动态监管模式,对违规的高风险矫正对象佩戴电子定位装置,实时监控活动轨迹,有效杜绝脱管风险。联合多部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核查工作的意见》,整合多方数据资源,强化矫正对象行为轨迹、教育学习记录、社区服务时长等信息的深度核查。“检察官信箱”实现线上线下监督全覆盖,保障执法过程公开透明、公正规范,推动社区矫正工作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
 
    监管创新提升风险防控效能
 
    创新“精准评估+分类管控”监管模式,东明县司法局作为司法部社区矫正对象危险性评估试点,构建涵盖犯罪类型、心理状态、社会关系、过往表现等多维度的评估体系,将矫正对象划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实施差异化管理,东明全县矫正对象违规率、再犯罪率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创新建立“三位一体”常态化检查机制,“常规检查+专项检查”“业务检查+纠违检察”“问题整改+风险研判”,建立动态分析研判机制,成功预警并化解多起高风险隐患,形成“检查—整改—研判”闭环管理,显著提升社区矫正执法规范化水平。
 
    品牌塑造彰显矫正工作成效
 
    近年来,东明县司法局推行“润心”矫正品牌理念,创新构建“精准测评—分层干预—社会融入”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精准化心理服务,筑牢心理健康防线。作为全市唯一被列为司法部社区矫正对象危险性评估试点的县区,建立“司法所—县心理学会—专业医疗机构”三级预警台账,实现心理问题“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专业化个案矫治,破解矫正难点问题。深化“春雨个别矫治工作室”质效,开展“一人一策”精准矫治,全面掌握个案情况,联合心理、法律专家召开研判会,制定涵盖法治教育、心理疏导、家庭修复、技能培训的个性化方案;多元化教育帮扶,助力融入社会生活。依托社区矫正警示教育基地与检司联动机制,开展常态化法治教育,强化矫正对象法治意识,邀请道德模范、优秀志愿者开展“道德讲堂”,培育矫正对象的社会责任感与爱心。在文化素养提升方面,开设“国学课堂”“读书分享会”等文化课程,为矫正对象提供书籍借阅服务,丰富精神世界。联合人社部门开展电工、家政服务、电商运营等技能培训。同时,建立“一对一”帮教机制,由干警、志愿者与矫正对象结对,定期了解生活困难,协助申请临时救助、低保等政策支持,就业、医疗等问题,坚定其回归社会的决心。
 
    下一步,东明县司法局将以此次经验交流为契机,持续深化智慧矫正升级、丰富“润心”矫正品牌内涵、强化工作室建设、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力争建成全省社区矫正工作示范标杆,为平安山东、法治山东建设贡献更多“东明力量”。(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