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工作部署和省司法厅“能力作风提升年”工作要求,山东省济南市司法局出台《服务保障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16条措施》,主动回应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法治需求,为民营企业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和法治保障,以司法行政“硬措施”优化法治化营商“软环境”。
增强涉企制度供给
出台《济南市文明执法规定》,修改《济南市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条例》《济南市推进行政执法精准化规定》,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法规政策保障。组织实施全市行政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开辟涉企合法性审查“绿色通道”,惠企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审查时限压减至7个工作日,惠企行政规范性文件压减至5个工作日,政府合作协议当日审结率达到80%以上。
加强涉企权益保护
实施“111N”规范涉企行政检查工作体系,公布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涉企联合检查场景清单,建立“无事不扰”事项库,推进实施差异化监管,实行检查“扫码入企”。开展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及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建立企业市外合法权益法治保护统筹协办工作机制,依法保护企业市外合法权益。组建专业法律服务团队,为涉法涉诉企业及时提供法律咨询、调解、诉讼等法律服务。完善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听取意见和听证审理机制,提升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深化“1+3+N”行政争议化解工作机制,加强涉企行政复议案件调解和解。涉企行政案件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保持100%。
深化涉企法律服务
加快建设中央法务区,为民营企业提供一站式、全链条、国际化法律服务。成立民营企业法治护航团,开展“百所联百会”“百所进百企”活动,精准、高效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法律问题。在市律师协会设置中小企业法律服务窗口,受理小微企业法律咨询全部免费。开辟涉企公证“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公证事项下调30%收费,全年为民营企业提供全链条、定制化高端公证法律服务不少于150次。为企业困难职工、农民工法律援助维权提供优先接待、优先办理、优先指派服务,全年提供法律援助维权服务不少于1500件次。加快涉外法律服务中心建设,开展“产业链+涉外法律服务”专项活动,组建涉外法律服务团,提供法律服务500件次。建立200个纠纷调解联络站,2025年化解商事纠纷数量增长20%以上。
强化涉企法治宣传
在全市组织开展120场“法治进企业”“法治进项目”“法治进商会(协会)”主题宣传活动,着重加强优化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劳动纠纷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宣传;在《148说》节目开设“法说小微”专栏,针对小微企业劳动用工、合同借贷等常见法律问题进行“点对点”精准解答。(山东省济南市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