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法制传媒网:4月24日,山东省淄博市政府新闻办公室组织召开“拼经济比贡献看成效”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十三场,邀请市中级人民法院副院长、三级高级法官田秀沛同志,回答记者朋友提出的有关问题。
近年来,淄博地方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但相关品牌、商标被侵权、仿冒等问题也随之增多。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是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淄博两级法院立足审判职能,聚焦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加快构建“严保护、快保护、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具体做法为:
一是强化“精品审判”效能,完善驰名商标司法保护体系。
市法院设置知识产权审判庭,实现审判机构专业化,着力提升案件审判专业效能。对涉及驰名商标侵权、不正当竞争等疑难、复杂的案件实施精细化审理。2022年以来共审理涉地理标志、老字号商标案件30余件,有效保护辖区内特色产业与“老字号”品牌权益。
优化审判流程,精心打造知产案件“简案快审”机制。在全市两级法院推行“速裁”办案模式,对事实清楚的商标侵权案件简化流程,平均审理周期缩短至6天。
建立“示范判决+调解”机制,通过典型案件批量判决模式化解同类纠纷,实现了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司法效果。
二是强化府院联动协作,构建全市知产协同保护“大”体系。
联合市场监管、公安等部门建立“司法+行政”关联事案复合处理机制,实现侵权案件线索共享、证据互认。
按照省对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要求,建立“行政调解+司法确认”多元解纷机制,从源头上降低企业维权成本,2024年以来共完成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19份。
三是强化司法职能延伸,打造知产纠纷“网格化”预防体系。
在重点园区、行业协会增设3个知产保护工作站,提供法律咨询、证据保全等“一站式”司法服务。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创新宣传形式。在传统普法进企业、学校、社区等形式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媒体,通过官方抖音号发布“以案释法”短视频等形式,提升公众知产保护意识。针对审判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发出司法建议。(山东省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