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青岛即墨区司法局:系好“法治纽扣” 守护“少年的你”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宋朋朋​​​​)​​青少年是全社会共同关心、爱护的对象,也是普法的重要对象。近年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司法局紧紧围绕青少年这一普法“主要群体”,主动作为、创新载体、突出实效,深入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法治副校长”守护“未成年”
 
  “别人给你起绰号怎么办?”“什么是校园欺凌?校园欺凌有哪些类型?校园欺凌的危害是什么?欺凌者需承担哪些法律责任?面对校园欺凌,如何应对?”
 
  在即墨区鳌山卫街道方正小学,一场以“法护青春筑梦未来”为主题的法治教育课正在进行,法治副校长张静通过实际案例讲解,讲述了校园暴力、校园欺凌等方面的法律法规知识,详细说明了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和危害,以及如何应对和预防校园欺凌,全校240余名师生听得认真、互动热烈。
 
  “当我们面对校园欺凌时要勇敢地向欺凌说‘不’!学会寻求外界的帮助,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告诉爸爸妈妈,要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五年级的同学课后说道。
 
  “以案释法,一问一答,孩子记得住,学习效果好,作为老师,我也受益匪浅。”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
 
  张静是鳌山卫司法所所长,也是一名法治副校长,今年以来,她围绕民法典、水法、预防未成人犯罪等主题走进中小学、幼儿园,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直观生动的视频、真实案例的讲述,为广大师生送上“法治餐”。即墨区司法局现有12名干警担任多所中小学法治副校长,今年以来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25次,受教育学生1.3万人次。
 
  “法治第一课”护航“开学季”
 
  “今天的法治课我很受启发,我们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坚决抵制违法行为,做一名遵纪守法的好少年。”今年9月,在段泊岚司法所组织的“开学法治第一课”主题讲座上,段泊岚中学的学生有感而发。8月底,进入新的“开学季”以来,即墨区司法局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开学法治第一课”活动。
 
  在移风中学,移风店司法所开展了“金秋开学季普法进校园”法治宣传活动,围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相关规定,结合真实案例,播放生动的视频短片,重点讲述了“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增强网络安全意识、加强个人信息保护”等相关知识,引导同学们增强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我们联合大信教体中心开展‘社区法律顾问与中小学法治校园共建活动’,鼓励社区法律顾问发挥专业优势,与大信街道9所中小学结对,开展常态化校园普法活动。”大信司法所工作人员介绍。
 
  据悉,今年7月,大信司法所联合大信教体中心举办了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签约仪式,司法所制定了含盖民法典、帮信罪、远离校园霸凌、毒品预防等9个普法主题,通过“开学法治第一课”等形式,做到全员师生每学期至少参与一次校园普法教育活动,目前已开展法治讲座6次。
 
  “普法公益课”照亮“成长路”
 
  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学校、家庭、社会的共同守护,学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要阵地,家庭、社会也同样不可或缺,社区普法公益课堂成为青少年课外学法的新去处。
 
  今年暑假,龙山街道的社区公益课堂格外热闹,一堂堂生动活泼的普法公益课接二连三开讲。在南葛后街社区,律师围绕什么是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和我国刑法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等方面展开,详细给孩子们讲解《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案释法为同学们分析讲解常见的抢劫、故意伤害等校园犯罪行为。特别针对目前高发的电信诈骗,向同学们普及了专门针对中小学生实施的网络游戏产品诈骗犯罪,提醒同学们在上网时要提高警惕,以免成为诈骗犯罪的目标。台下20多名学生听得聚精会神,踊跃举手提问,律师耐心答疑解惑,现场气氛活跃。
 
  “这样的普法公益课,学生、家长、社区都非常欢迎,每场都座无虚席。前期,我们司法所经过充分调研,根据青少年的特点选定普法主题,组织资深律师精心备课,取得了极好的宣传效果。今后,龙山司法所将继续发挥普法公益课堂的作用,确保暑期少年法治护航‘不打烊’。”龙山司法所所长伏连修说。
 
  在潮海街道名都苑小区,一场“模拟庭审”正在“课后公益课堂”进行。此次模拟法庭以一起诈骗案为蓝本,由学生扮演审判长、审判员、书记员、公诉人、被告人、辩护人等。在专业律师“手把手”的指导下,同学们各司其职,大方演绎着小小“法官”“检察官”……一系列庭审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让学生真切体会到原汁原味审判全过程的同时,接受了一次生动的法治教育。
 
  “普法云课堂”开启“新模式”
 
  “孩子给游戏充值的钱能否要回来?捡得他人东西到底该不该返还?参加竞技体育活动过程中导致他人受伤,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遛狗不栓绳,将人撞倒谁担责?”今年5月,在《民法典》颁布三周年之际,即墨区司法局推出《一分钟·律师说<民法典>》系列栏目,目前已推出12期,依托“知即墨”“即墨司法”进行广泛推介,融入了大量与青少年相关的案例,让青少年日常学法更加便捷。
 
  普法情景剧“有料”又“有趣”。新一代未成年人出生在网络最为发达、便捷、普及的年代,为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免受来自网络不良信息和行为的侵害,今年5月,即墨区司法局依托“即墨司法”推出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系列情景剧”,以贴近学生生活的剧情,声情并茂的表演,接地气的话语,生动形象地向学生们介绍网上信息保护、网上交友等相关内容,让学生们“沉浸式”学习法律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
 
  “你怎么跟网络上不太一样,网络上不是个小姐姐吗?以这样生活化的场景进行演绎,一下子就点燃了孩子们的学法热情,在观看短剧中不知不觉地学到实用的法律知识,取得了良好的警示教育效果。”即墨区实验一小的张老师表示。
 
  “当家庭暴力发生时,儿童如何进行自救?可以向老师和学校报告,向亲戚、邻居、居委会、村委会等单位求助,或者直接向公安机关、法院寻求帮助。这些单位及其工作人员都有权力进行劝阻……”六一儿童节前夕,即墨区司法局精心推出了《保护儿童免遭家暴》线上普法课,全区15万名中小学生通过教育系统“云端”进行在线观看,给孩子们送上了儿童节专属“法治大礼包”,让孩子们远离家暴、向阳而生。(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