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济宁任城区司法局:多元文韵 绘就“河韵仁矫”新枫景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院内挖井引纠纷 山东昌邑法院6次调解化解矛盾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山东法制传媒网:邻里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要对簿公堂;法官、调解员携手联动、耐心调解,合力化纠纷。近日,一起财产损害案件在北孟法庭干警与北孟镇调解委员会驻北孟法庭工作室特邀调解员的共同努力下,通过诉前调确的方式结案,“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工作再添生动案例。
 
  墙体开裂,邻居要打官司
 
  家住昌邑市石埠经济发展区某村的王某与李某、杨某系东西邻居。李某与杨某因储存生姜在其房屋院内挖了一处姜井。
 
  去年开始,王某发现其房屋前后墙、屋内地面和院落地面均出现了明显裂痕。多方查找原因,王某认为系李某与杨某挖掘的姜井导致,于是诉至法院要求后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并赔偿损失。
 
  矛盾激烈,双方互不退让
 
  为了解案情、固定证据,北孟法庭4名干警由庭长带队,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实地勘验,在现场发现王某房屋的南墙、地面、北墙均出现了明显的裂缝,裂缝最宽处达到5厘米。又通过在李某与杨某家测量勘验,发现其院内有姜井两处,井内积水深约2.4米,姜井距王某家房屋西墙约3.5米。
 
  现场双方矛盾较为激烈,李某与杨某坚持认为王某的房屋裂缝系年久失修所致,王某则要求对姜井积水与房屋裂缝间的关联性及财产损失数额进行鉴定。
 
  多次调查,查明问题关键
 
  研判分析之后,法官认为,姜井积水与房屋损害的关联性问题成为该案的关键。为此,北孟法庭指派北孟镇调解委员会驻法庭工作室特邀调解员多次到现场进行调查,并到其他农户家中进行走访。通过走访,发现不少当地姜农家中都存在姜井积水导致地基松软,进而损坏房屋的情况。
 
  掌握这一案情后,调解员多次在工作室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但是双方之间的分歧仍然难以弥合。
 
  再做工作,双方握手言和
 
  面对僵局,指导法官围绕损害关联性的问题,给李某、杨某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为其讲解鉴定程序的弊端,一是评估周期较长,损害可能进一步加重;二是鉴定费用较高,徒增诉讼成本,且最终由败诉方承担。
 
  最终,李某与杨某认可了损害的关联性,但对王某主张的损害数额不认可。调解员于是针对双方开展背对背调解,一方面对王某动之以情,远亲不如近邻,双方是多年的邻居,总有互帮互助的时候;一方面对李某与杨某晓之以理,如果任由裂缝扩大,一旦房倒屋塌,伤及人员,损失不可估量。
 
  通过前后6次调解,最终双方对损失数额达成了一致并签订调解协议。根据双方申请,本院对调解协议进行了司法确认。“和”“安”理念贯穿始终,北孟法庭以调解化解纠纷,既维护了司法的公正,又弥合了乡情,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山东潍坊昌邑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