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特推: 山东肥城市法院执行局举行企业职工工资执行款发放活动
搜索:
您的位置: 主页 > 法院 > » 正文

山东青岛市南区法院:你以为的感情深,其实只是骗子的套路深

浏览: 来源:山东法制传媒网
  网恋诈骗、熟人诈骗……一些诈骗套路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骗子却屡屡得逞。究其原因,不是受害人不小心,是骗子更懂得打“感情牌”“友谊牌”“关系牌”,善于抓住人性的弱点,从而一步步把受害人引入骗局之中。
 
  网络交友须谨慎 金钱往来要三思
 
  被告人王某与被害人张先生(化名)结识于某网络交友平台,成为微信好友后,王某对张先生分外热情,嘘寒问暖,关怀备至,两人经常聊天到深夜。2019 年10月,王某以“闺蜜流产住院,丈夫不在身边,想借点钱救急”为理由向张先生“借”了1000余元,张先生毫不怀疑,慷慨解囊。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王某先后编造“将客户的车钥匙弄丢需要赔钱”“在商场把商家手镯打碎了需要赔偿”“办理贷款被扣押身份证需要赎回身份证”等各种理由陆陆续续向张先生“借钱”100余次,先后骗取张先生人民币72000余元。然而,在此期间,两人并未见过面,王某仅凭网络上的甜言蜜语,就成功让张先生深陷骗局。后张先生多次催要借款,均被王某以各种理由拒绝,张先生终于意识到自己被骗,向公安机关报案。
 
  2020年11月,青岛市南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依法对被告人王某提起公诉。青岛市南区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并处罚金八万元。
 
  检察官提醒:
 
  当前,网络交友已成为人们相互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但网络空间鱼龙混杂,不少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的虚拟性等特点大肆行骗。在使用社交软件时一定要保持警惕,不轻信对方,不轻易转账,谨防上当受骗。若遇到此类诈骗,要妥善保存好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证据,及时报案。
 
  贪图便宜轻信“熟人”  多人接连掉入“陷阱”
 
  被告人张某是一家医药公司的员工,在朋友的眼中,张某人脉极广、关系众多又热心帮忙,不论是低价购买笔记本电脑、电视机、手机,还是提升信用卡额度,甚至办理支付宝套现返利等业务,张某均大包大揽、承诺能帮朋友们轻松“搞定”。赵某某、胡某某等人是张某的朋友,通过张某帮忙办成过一些小事,一直对张某的说辞毫不怀疑。于是在张某张罗购买“内部低价房”的时候,纷纷将购房款等共计14余万元打入张某账户。钱花了出去,当大家等着收房、验房的时候,却发现他们的“好朋友”张某联系不上,人间蒸发了。这时,大家才发现事情不对劲,于是陆续拨打110报警。最终张某被公安机关抓获,经查,张某不仅有犯罪前科,还涉及其他多笔诈骗、盗窃事实。
 
  2021年9月,青岛市南区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盗窃罪依法对被告人张某提起公诉。
 
  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检察官提醒:
 
  生活中,有些人出于贪图便宜、投机取巧的心理,办事就想“托关系”“找熟人”,实际上却给了不法分子可乘之机,要知道天上不会掉馅饼,莫贪一时便宜留后患无穷。现实生活中,不要因为是“熟人”就轻信,凡事要走正规途径,在个人合法利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要及时报警。
 
  惩治不法分子,维护社会秩序和谐稳定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山东青岛市南区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