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纠纷?不打官司也能解!
——山东日照六位一体推进全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建设
山东法制传媒网:劳动争议、物业矛盾、家庭纠纷、医疗纠纷、合同纠纷……甚至是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行政决定,无论遇到什么矛盾纠纷,打官司并不是唯一的途径,也许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是一种更好的选择。
今年以来,山东省日照市司法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健全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和全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推进会议精神,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注重从完善组织、优化队伍、健全主体、强化联动、创新机制五个方面统筹推进,强化法、检、公、访、仲、调“六位一体”,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不断健全完善,整体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枫桥经验”在日照的有效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批示,要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日照市迅速贯彻落实,2020年12月19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健全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的实施意见》(日办字〔2020〕40号),建立全市一体的非诉讼纠纷解决体系,成立日照市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专项领导小组,并多次召开推进会议。市委政法委耿学伟同志强调:要聚焦重点任务,健全完善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严把“源头预防”“前端化解”“治理服务”关口,着力提升工作实效;要强化机制保障,各级党委政法委要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各级司法行政机关要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各资源要素的跟进保障,形成工作合力,不断开创全市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新局面。司法局负责人指出:纠纷发生在基层,化解主力靠基层。构建非诉机制,打造纠纷化解前沿渠道,要充分盘活、整合各类纠纷化解方式,加大推送调处,化零为整,形成闭环,切实发挥第一、第二道防线作用,减轻诉讼压力。
日照市按照“一体化”“集约化”的要求,市、县、乡三级依托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或者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全部建立了“一站式”非诉讼纠纷解决服务中心,上下贯通的非诉讼纠纷化解实体平台基本建成。全市一体的非诉讼纠纷化解网络平台正在积极推进研发,将实现线上线下化解平台互联互通、一网通办。
东港区在全区建立了23个行政调解组织,完善政府负总责、司法局牵头、各职能部门为主体的行政调解工作体制,逐步形成了“人民吹哨,部门报到”的非诉讼纠纷化解工作新格局;岚山区大力推行党组织书记担任村(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切实发挥党支部“领办”人民调解工作的实效,提高村(社区)调委会矛盾纠纷化解能力和效率;莒县在沭东新区打造“一站式”非诉讼纠纷联动诉调受理中心,整合信访、司法、公安、法院、检察院、退役军人、人社、公证、法律援助以及各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力量,实现“一体化导向”“交融式衔接”;五莲县打造覆盖全县的“非诉讼服务智慧平台”,积极拓展服务分中心,建好纠纷化解“桥头堡”。
一组数据告诉你,为什么有纠纷不打官司也能解
今年以来,全市提供非诉服务50630件,涉及金额12.7亿余元。开展矛盾纠纷排查8148次,预防纠纷1868件。“五调对接”成效显著,对接纠纷10031件,化解4462件。
非诉讼解纷方式有利于降低当事人的时间成本、物质成本和机会成本。通过建立“一站式”、线上线下互联互通的解决机制,以当事人和其反映的问题为中心,选择最佳团队、最佳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可以有效减少诉累,减少诉讼支出,让群众最多“跑一次”成为现实。
目前,在日照,全市54个乡镇(街道)、2075个村居(社区)全部成立人民调解委员会,实现人民调解组织全覆盖。同时,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每个乡镇(街道)选聘2—3名专职调解员入驻调解中心,专职从事乡镇(街道)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市级选聘30名专职调解员派驻在各服务分中心或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
日照推进建立市、区县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实现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等重点领域调解组织全覆盖。截止目前,市级已建成市总商会人民调解委员会、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市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等12个行专调委会,县级建成54个行专调委会。
日照畅通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政争议和解调解、行政复议四个渠道,全市今年以来行政调解案件9594件,律师调解案件913件,受理行政复议案件362件,审结359件,经调解和解后终止158件,和解率44%。
小成本大效益,处理纠纷首选非诉
如今,在日照,法、检、公、访、仲、调“六位一体”,打造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在“诉调对接”中,市委政法委、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发挥诉讼费杠杆作用,推行调解前置,积极引导当事人选择非诉化解,减轻群众诉累。
在人民检察院设立“检调对接”工作室,健全“检调对接”机制,将执法办案与深入化解社会矛盾相结合,共同促进当事人就案件中的民事责任和解息诉。
日照市印发《关于认真落实“警司联调”工作机制 为基层派出所选配专职人民调解员的通知》,加强“公调对接”“警司联调”。加强“涉警”领域矛盾纠纷调处力量,选配经验丰富的调解员和法律顾问进驻联调中心,与基层派出所民警、辅警共同参与矛盾纠纷调处工作。
同时,推进“访调对接”。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访调对接”工作的意见》,成立市信访事项人民调解委员会,派驻专职调解员,建立专业律师服务团,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信访衔接联动机制。
出台《关于加强诉讼和仲裁对接促进民商事纠纷调解的实施意见》,构建“仲调对接”。开展仲裁承担法院知识产权、民商事案件调解试点。
日前,日照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大非诉讼矛盾纠纷推送调处工作的通知》,建立乡镇(街道)等基层调解组织与全市64个行业性专业性调解委员会的案件推送调处机制,强化源头化解、有序传导、合力转化等环节,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和推送流转,做到矛盾纠纷应接尽接、应调尽调。
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行政调解组织、66个行业专业性调解委员会……不必诉讼,不经法院,这些单位或组织都可以帮市民化解纠纷——— 是时候破除“有纠纷找法院”的思维定式了,“处理纠纷首选非诉”,非诉讼化解矛盾纠纷才是真正的“小成本大效益”。(法治日照)